五大发展理念扬帆领航全面小康(4)

2015-11-12 18:13 宣讲家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李佐军:详解《“十三五”规划建议》——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三、五大发展理念扬帆领航全面小康

下面讲“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重点任务就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来展开的。

(一)创新

先说第一个重点任务,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一部分实际上强调的是全面创新。我前天在《光明日报》上专门发了文章,解读了一下公报精神,从哪个角度呢?抓住全面创新的“牛鼻子”。创新是一个体系,是全面创新,我概括为六大创新。

第一个创新是创新文化(包括创新理论)。在《公报》和《纲要》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创新。这些年的文件里,这么讲创新的还不多,尤其是把理论创新、文化创新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所探索的一整套文化和理论,多年来一直指导着我们的发展。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过去的理论和文化不足以满足新的需要,所以要与时俱进,要创造新文化和新理论,实现引领型的发展。这次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引领型发展就是带领别人去发展,我们国家要引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怎么引领发展呢?光是发展产业项目不行,还要在文化和理论上引领潮流,要占领制高点,所以强调创新文化,创新理论,这是第一个创新。

第二个创新是创新动力。动力分为两种。

第一种动力是供给边的动力,有经济增长的供给。我前面说了“三大发动机”。经济增长一个方面取决于过程要素投入的增加,另外一方面取决于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这两个都是供给边的主要力量。今后,我们要更多地从供给面的角度去寻找新的增长。也正因如此,这次《公报》和《规划建议》里面也有专门的表述,即: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的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这段话主要从供给边角度出发,主要通过新的科技要素来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第二种动力是需求边的动力。在《规划建议》里面,也专门就“三驾马车”动力也有所论述。比如,消费强调,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投资强调,增加有效投资,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也就是P2P模式;出口强调,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第三个创新是创新空间。这是一种新提法。创新有五大空间。

1.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区域发展空间具体表现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实际上讲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发挥城市群的辐射作用。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还强调,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等。这都是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二是要发展城市群,三是要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的建设。

2.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主要是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还强调,为了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要鼓励发展“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

3.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

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主要是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完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4.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也是新提法。怎么来拓展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还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其中,分享经济、国家大数据战略也是文件里面第一次提出的。

5.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壮大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来源标题:李佐军:详解《“十三五”规划建议》——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责任编辑:甄一蕴(QY0020)  作者:李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