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发展阶段应该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2016-02-02 09:3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hxcqlzk20160202001

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激发社会活力

社会治理不仅仅是政府治理,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仅仅依靠某一种社会力量难以治理我国这样一个巨型社会,难以处理我国现代化转型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难以克服高密度人口社会潜藏的巨大风险。

社会学研究认为,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突出特征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主导社会有显著优点,即集中统一的行动能力强、统一配置资源的能力强、处理危机的能力强。所以,创新社会治理首先要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优势。但也必须看到,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大包大揽,否则会导致市场和社会缺乏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带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经济的繁荣。在政府、市场与社会这三大系统中,目前的突出问题是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由于过去政府包揽过多,社会处于附属、被动的位置,群众遇到事情大多会推到政府一方。这是目前我国社会治理的最大难题。如果社会力量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困难的问题不过是群众的举手之劳;如果全社会都“等靠要”,人人都不愿承担责任,就会出现巨大的社会治理难题,使政府不堪重负。所以,对社会治理创新来说,目前最值得挖掘的资源就是激发社会活力,最为现实和紧迫的任务是抓住以下互相嵌入、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详细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路径

完善的社会治理绩效评估多维指标体系是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关键环节。社会治理精细化首先是政策制定的精细化,最终落脚到具体执行的精细化。要通过专业化的岗位职责体系,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公平的考评结果应用体系,激发各类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因此,用统一、明确的数据对政府社会管理精细化的过程、结果进行评估、衡量,是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精细化执行力的必要环节。首先,改进目标管理方式、完善绩效评估体系,逐步实施精细化管理,将考核目标进行细化和适度指标化,突出考核目标的战略性,同时加强过程管理,实现绩效考评动态化,推进政府效能提升。在此过程中,尤其要重视政府自身履职精细化,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素养和能力。其次,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要在“深严细实”上下功夫。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加强系统治理上求实效,在加强依法治理上求实效,在加强源头治理上求实效,在加强综合治理上求实效。再次,要充分建立“考、评、议”相结合的绩效评估机制,在绩效评估过程中,不仅重视“考”这一环节,还要重视“评”“议”环节。通过“考、评、议”相结合的绩效评估机制,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和改进问题,更好地发挥绩效评估的“纠偏”功能,促进社会治理各要素不断均衡化、社会治理各部分各环节不断精细化。【详细

社会治理精细化考验政府什么

十八大以来,人们注意到,国家正有意识培育社会组织,让部分社会组织与主管部门“脱钩”,主动引导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有序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与此同时,中央不断推进简政放权,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参与社会治理的进程明显加快,社区治理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认为,现在提社会治理的问题,实际上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方面是对原来的“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升华和进步,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管理一个反思和批判,视角从以政府为主转向了以社会为主。

十八大以来,人们注意到,国家正有意识培育社会组织,让部分社会组织与主管部门“脱钩”,主动引导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有序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与此同时,中央不断推进简政放权,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参与社会治理的进程明显加快,社区治理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认为,现在提社会治理的问题,实际上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方面是对原来的“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升华和进步,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管理一个反思和批判,视角从以政府为主转向了以社会为主。【详细

qlzk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