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触网” 触到什么

2016-06-13 09:04 解放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官员“触网”,触到什么

官员上网,并非新鲜事。近十年来,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有一批领导干部,在互联网上风生水起。有些人微博粉丝上百万,还开通了博客、微信公众号,甚至还建了个人网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V”。   

但是不可否认,为数众多的领导干部还并不善于利用网络“走群众路线”,有的甚至“谈网色变”。如何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有所作为、树立良好的政务形象?用实践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成为每位领导干部的份内事。

走在大街小巷,金中一习惯用照相机记录城市里发生的点点滴滴。正好这天天气放晴,他见到的全是抬头见秋裤、低头看棉絮的“风景”。

金中一把市民们占用街道晾晒衣物的场景都拍了下来,晚上9点04分,将九张照片发上微博,并写道:“这样子,是市井风景,还是脏乱差?”

翻开金中一的新浪微博“中一在线”,主页上显示:金中一,海宁司法局局长,已发微博2万8千多条,粉丝128万人。

领导干部在微博上看似不经意的闲言碎语,常常会被解读得意味深长。

“不要低估网友的智慧,很多事只需要点一点,没必要说得太直白。”金中一在接受采访时说。

与两亿多微博用户相比,金中一是特殊的,因为他的“官方身份”使他不只代表着“金中一”本人;但与数万开微博的官员相比,金中一又是平凡的,用他的话说,他不过是因为爱说、敢说、能说才获得更多的关注罢了。

自古以来,中国官员群体在生活中多选择低调,在很多人看来,还有些神秘,而微博微信,却以亦公亦私的表达方式,像一扇半掩的窗,透露着官员们的脾气秉性、思考动向。

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在文章《领导,请上网》中指出,互联网发展至今,早已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了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有了微博、微信,网络就成了老百姓交友生活、宣泄情绪的一个出口。官员无法挣脱互联网,如果以低调为理由,刻意回避网络,其实是在回避老百姓。

官员“触网”,触到了什么?

共性与个性

厅官最爱发言 表达各有特色

很多人会好奇,在网上开微博、发声音的官员都长什么样?

让我们先给金中一画画像:金中一,54岁,浙江海宁人,中等身材,戴细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喜欢喝茶,爱好书法、摄影,他自我评价——“知识分子、爱好广泛、网民”。

金中一看上去斯文,甚至有些温吞,但如果进入了他的微博,呈现的却是一派火热的景象。他是全国第一批开通个人认证微博的官员,还是上海交大公布的“中国政务人员微博影响力第二名”。

其实,金中一的画像很具有群体代表性,因为开通微博并积极发言的多是学者型官员,他们知识面广、喜欢交流,多少有些理想主义。

金中一很赞同这个评价,“看到网上的事件总想评论几句,也喜欢和网友们辩论。”

另一个共性是,“在开博官员中,厅局级干部发微博数最多,影响力最大,好评度最高。”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刘鹏飞曾这样分析。

刘鹏飞解释:厅局级官员“专家”居多,都是具体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谈起各领域的现实问题,比较有话语权。相较之下,部级官员因统管全局,发言压力较大,掌握的信息也比较笼统;处级官员则有些影响力不足。

不止厅局级官员“专家”居多,很多微博上活跃的“官员大V”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在单位里多是“副职”。

几年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曾评选过“十大公务人员微博”,其中竟然有7位都是副职,包括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郑继伟、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等。

为什么都是“副手”爱说话呢?金中一认为,“副手”没有“一把手”压力那么大,“言论相对自由”。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原因是,“副职官员比较多,往往一个局里副厅级官员七八个,知识水平都很高,短时间内没有升迁压力,所以不会如履薄冰,更愿意直抒胸臆。”

在一个个“官员大V”的共性中,个性也在微博中凸显。

有些官员很较真。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在微博上放炮:“一些官员为什么总是把享受型的政策用足,而且把它放大?”“一直是省委书记管车轮子,省长管米袋子,市长管菜篮子。我觉得公车腐败问题,应该由省委书记管。”“公车改革,我监督到底。”

有些官员是急脾气。“官员微博第一达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蔡奇的性情在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可见一斑。当晚,蔡奇连发微博二十余条,并作为事故发生后首位公开质疑铁道部门的官员,大声追问:“这么大的事故,怎能归咎于天气和技术性因素?又该谁来埋单?铁道部门应痛定思痛,从中汲取深刻教训:铁路再提速,也要安全第一!生命伤不起啊!!!”这条微博被转发6万多次。

有些官员很率真。2011年高考前夕浙江上饶医闹打伤医生,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廖新波发声:“医生也是人,他们的安全谁来保护?如今高考,难道要告诉学子:要有尊严,别学医?”该微博引来17万多条点击量、2500多条评论。

过去,官员给人的印象总是严肃,略显刻板,越是公开场合越显得“格式化”“程序化”,鲜少表达“个性”。网络无疑成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共性与个性交织,构成了他们的另一种生存状态。

来源标题:官员“触网”,触到什么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