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与社保改革可以缓解经济下行(2)

2016-06-03 11:13 经济参考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提高居民收入促消费不能短期实现

许善达表示,稳增长另外还有一个方案,就是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内需。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是比较快,但居民的消费率一直在下降,所以当时有人提出扩大居民的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但这涉及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但比重不能从天上掉下来,有提高就要有降低,至于是降低政府的还是降低企业的,还是政府、企业都降低,这个问题没有人回答过。因为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如果说降低企业的比重,所有的企业家会感觉以后的投资收益会大幅降低;如果说降低政府的比重,那就得减税。

许善达说,这么多年以来,这个目标是在前进之中,但提高的速度很慢。指望居民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不像4万亿投资能够马上带动需求。所以从投资、消费和外需这三个需求的主要领域来看,当时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宏观决策就是先抓住投资,撑住整个经济,其他的再慢慢解决。

但与此同时,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战略仍然在实施之中,这当然可以促进消费。许善达表示,但是这个战略实施起来速度并不快,而且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多分歧。比如中国要不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我们的劳动力成本现在是什么状态,要不要降低劳动力的工资来增加投资的收益等。

许善达表示,劳动力成本过高有三个因素:冗员、工资、社保缴费。首先是冗员,企业应该裁减的工人裁减不了,社保体系承接不住,所以只能由企业维持。我国社保缴费率按照法定标准是45%,在全世界比例都是偏高的,与美国相比,我国企业要承担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就高出了一倍。但这个不合理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我们从计划经济延续到市场经济以后,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前,所有职工不交社保,企业也不交社保。

“统计数据证明,企业劳动力成本过高是由于冗员和社保缴费率过高造成的。认为职工工资过高是不符合实际的。”许善达表示,我们的劳动力成本高,社保缴费率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缴费率是按照标准工资来计算的,而经济下行导致很多企业劳动小时减少,工资也相应减少,但是社保缴费率的计费工资不变。

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这个矛盾表现得格外突出。实际上我们的决策层已经意识到,这个负担对企业和职工而言都偏重,所以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个任务:要研究社保体系全国统筹、降低社保缴费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水准的居民收入,绝不是三五天可以实现的。

责任编辑:管雪莲(QY0024)  作者:林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