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谈如何有效发挥民间投资作用

2016-05-13 08:24 经济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让民间投资“活水”涌流

主持人: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

嘉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投资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立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许召元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黄志龙

民间投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力量,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应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不断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主动服务民间投资,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同时,在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放大效应的基础上,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大力推广PPP模式,通过完善价格政策、挖掘项目商业价值等手段,构建合理有效的投资回报机制——

密切关注民间投资的意愿

主持人: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10.7%的增长,但一季度民间投资的增速却从去年的10.1%下滑到5.7%,增速有所放缓,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民间投资的这一变化?

许召元:投资增速的变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短期内由于消费增长相对稳定,投资的变化是决定经济是否真正企稳的关键。

一季度投资增速回升,主要受益于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和房地产投资恢复,政策激励是投资回升的主要因素。基础设施投资高增长,主要是政府增加投入和加快投资进度,而房地产投资反弹,得益于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和鼓励政策,因此一季度的投资反弹还不是市场内生力量的触底回升。

民间投资的大幅下滑,说明固定资产投资触底企稳的过程仍未完成,投资增长速度仍有进一步小幅下调的内在要求。2005年至2015年间,民间投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非民间投资,但2016年起,民间投资增速开始低于总投资增长,出现了重要的转折变化。民间投资代表了市场力量对经济形势是否变化的内在反映,且占总投资的62%左右,是投资的主体,因此民间投资大幅度下滑,说明宏观经济运行仍有进一步下调的趋势。总体上看,虽然一季度投资增速有所回稳和反弹,但仍处于触底企稳的过程之中。

刘立峰:今年1月至2月份投资增速达到10.2%,3月份当月投资增速达到11.2%,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的对比基数相对较小。从这个意义上看,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虽略有回升,尚不能说明投资增速已经反转。目前投资增速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此外,增长较快的大都是与政府投资相关的领域。一季度,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6.9%,比去年同期提高近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9.6%,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6.8%,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1%。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投资的传导作用未能较好地显现,直接表现在民间投资增速的下降。

去年以来,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充裕的银行体系流动性。今年3月,央行再次降准,财政赤字率从去年的2.3%提高到今年的3%,同时加快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及PPP项目建设,客观上缓解了投资增速下滑态势,但由于民间投资意愿疲软,民间投资未能得以有效跟进。

黄志龙:民间投资长期以来一直是拉动整体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历史数据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化保持基本一致的趋势。2015年之前,后者一直显著高于前者的增速,2015年全年二者增速几乎完全重叠。

今年以来,在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拉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开始掉头向上,但民间投资却继续加速下行,两者差距开始拉大。这充分说明在一季度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家的投资意愿不足,对未来的投资回报仍存有担忧,因此如何提高民间投资的热情和信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来源标题:让民间投资“活水”涌流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