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第十二场26日下午在京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斌作了题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奋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报告。记者采访了李斌。
问:为什么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答: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看,“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将大幅提高,进一步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要求看,健康服务业具有智力密集、劳动密集、绿色低耗的优势。要深化卫生与健康领域供给侧改革,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国际卫生与健康发展趋势看,健康既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球发展议程的重要内容。要主动顺应国际趋势,积极参与全球健康发展新变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问:“十三五”时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面临哪些新挑战?
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给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供给带来巨大挑战。二是新型城镇化的挑战。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巨大,对社会共治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疾病谱变化的挑战。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疾病,如肝炎、结核等传统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另一方面,经济社会转型中居民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快速变化,慢性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我国现有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慢性病所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超过疾病总负担的70%。四是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带来更多新发、突发传染病威胁,对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提出新挑战。
问:“十三五”时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答: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医疗卫生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服务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明显提升,有效控制健康危险因素、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7.5‰、9.5‰、18/10万。
问:“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行业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有哪几项?
答:主要任务有8项:一是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是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三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四是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五是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及老年健康服务;六是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七是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八是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问:“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大力气?
答:“十三五”时期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决胜阶段。要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形成改革合力。
一是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要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实行差别化的医保支付和价格政策,合理引导就医流向。大力推动医师多点执业。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使县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到2020年,实现每个家庭拥有1名合格的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居民拥有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1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
二是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7年,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在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等,同步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步骤,调整好医疗服务价格,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基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三是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构建药品生产流通新秩序,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
四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落实社会办医政策,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推动社会办医成规模、上水平发展。推进医养结合。推动健康医疗旅游发展。
问:“十三五”时期,如何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
答:“十三五”时期,基本医保参保率要稳定在95%以上。一是推进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机制。继续提高基本医保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改进个人账户,探索开展门诊费用统筹。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推动基本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合并实施相关工作。二是进一步增强防大病、兜底线能力。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三是改革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实行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力争到2017年,实现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