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民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

2016-04-22 08:59 人民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如何看待民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不断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坚定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本版刊发几篇学者文章,就如何看待民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进行探讨。

——编  者  

植根中国大地的民主

房 宁

中国的民主与其他国家的民主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中国的民主是在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长期奋斗和探索中逐步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对当代中国民主有着深刻影响。在长期探索中,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形成了一种既体现民主基本价值和普遍原则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植根于中国历史与现实

中国的历史和基本国情深刻地决定和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环境、现实国情,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起点和基础;满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民主政治是从外来殖民主义侵略引发民族生存危机开始起步的,救亡图存成为中国近现代一切政治建设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原点。在挽救民族危亡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产生了民主政治的诉求,出现了最初的民主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寻求国家富强、实现国家现代化成为新的历史任务。民主政治成为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为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奋斗的重要政治机制。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题,也由此从救亡图存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起点和历史主题的输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实道路。 【详情】

来源标题:如何看待民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