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在医疗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重点是什么?
北京市将加强重大疾病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多层次公共研发平台,促进产学研临床合作。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大力推进前沿技术向医学应用转化,发展精准医疗和转化医学。全力打造区域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集群,如神经科学、心肺血管科学、骨与运动医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肿瘤学、内分泌代谢学等等。扩大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集群。发挥品牌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整体提升区域内学科发展实力和建设水平。推动医学技术向个体化、微创化等方向发展。深入实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和首都卫生科技发展项目,开展提升重大疾病综合防控能力的关键技术研究。发展卫生计生软科学和管理政策研究,建设高水平的智库,助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北京下一步如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北京市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力争到2020年16个区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区标准,并积极推进健康社区建设。加大控烟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各类无烟场所建设,加强卫生机构、学校、机关单位的控烟工作。加强控烟教育宣传工作,开展社会监督。到2020年,全市成人吸烟率由2015年的23.4%下降至20%以下,二手烟暴露率控制在30%以内。开展蚊蝇鼠蟑等季节性病媒生物防治活动,加强公共区域的防治工作,降低病媒生物对百姓生活的侵扰。加大推进城乡环境整洁行动力度,以农村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为重点,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