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智库]读懂北京卫生计生部门为民服务的新思路

2016-04-21 11:0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qlzkhxc20160421004

北京市“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现场

4月20日,2016年北京市“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四场举行。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雷海潮作了题为《健康北京建设——新思路和新重点》的报告。千龙网对本场报告会进行了网络图文直播。

在本场报告会开始之前,千龙智库综合舆情产品发展中心对本场报告会网民关心的话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及时总结分析形成报告反馈给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主讲人。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对北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举措十分支持,同时网民也对门诊就医号源紧张和候诊时间长等问题颇为关注。“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怎样进行健康北京建设,如何解决民众关心的卫生计生问题?本场报告会主讲人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雷海潮作了深入解读。千龙智库对此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十三五”时期 健康北京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十三五”时期,北京卫生计生系统将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优化卫生计生资源配置。主要健康指标有望保持领先水平,人均期望寿命预期在“十二五”期末的基础上提高0.5岁,超过82.4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0‰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1/10万以内。深入做好传染病防控和慢病防治工作,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170/10万以内,高血压患者规范服务率和糖尿病患者规范服务率超过80%。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孕产妇系统服务率超过97%,儿童保健系统服务率超过95%,老年人健康服务率超过70%。优化计生服务,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户籍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99%以上。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千人口床位数控制在6.1张,严格控制公立大医院扩张规模,原则上医院单体规模控制在1500张床位以内,超过该规模的要进行拆分,以改善可及性和提高规模经济效率。

 “十三五”时期 北京市医药卫生方面将继续推动哪些体制机制改革?

北京将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夯实基层卫生,强化公共卫生、发展医疗保障、优化公立医院,促进社会办医。公立医院将是十三五期间的重中之重改革,要从落实政府的领导、保障、管理、监督四方面责任入手,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性,提高公益性。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使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和服务行为更加符合社会期望。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把财政投入政策和收费补偿的价格政策有效结合起来,实现联调联动,将政府的公共投入转化为百姓切实感受到的效果上来。全面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实行医药分开,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实行零加成,规范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实施药品阳光采购,降低药品购入成本。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壮大医疗联合体,理顺管理和运行机制,使多数疾病能够在医疗联合体内部得到诊断治疗和康复,方便公众和患者。

北京在重大传染病防治、防控方面,将如何开展工作?

北京市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将加强重大传染病控制,确保城市安全运行。优化传染病监测,进一步提升传染病综合防控和监测预警能力。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170/10万及以下。加快我市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选址和建设,提高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测能力和防护水平。合理扩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范围和内容,提升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针对艾滋病感染群体的新特点,探索建立隐蔽高危人群动员检测模式,强化患者发现与管理,通过扩大检测范围,及早发现感染者,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完善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及治疗状况。

责任编辑:管雪莲(QY0024)  作者:韩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