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聚力创新创业 共享发展成果

2016-04-14 10:07 宣讲家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聚力创新创业 共享发展成果

核心提示: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双创”工作的总体部署,着眼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继出台了包括市场准入、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创业孵化等一系列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2016年“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三场报告在京举行,宣讲家网采访报告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桂生。

1.问:能简单勾勒一下“十三五”时期北京的鼓励创新创业、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路线图吗?

答: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前不久,北京市政府研究通过《北京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方案》除提出2020年和2030年远景外,还明确了近三年的“三步走”试验目标。其中,2016年,要初步形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基本框架,力争在外籍人才、商事制度改革、创新药审评审审批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017年,全面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明显增强;2018年,基本构建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带动全国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2.问:北京市出台了那些政策来鼓励创新创业?

答: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双创”工作的总体部署,着眼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继出台了包括市场准入、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创业孵化等一系列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201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通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北京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5〕49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5〕59号)。两个文件的出台为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提出了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培育创新创业发展形态、优化创新创业空间布局、完善创新创业保障机制的四大重点任务,在政策、资金、培训、服务、孵化等方面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举措。

3.问:“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创新创业有哪些主要工作任务?

答:《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创新创业的五大任务:

一是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壮大“新三板”、“四板”市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中关村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品牌。

二是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强化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人才、金融、公共平台、知识产权服务,支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发展,完善创新创业空间布局和保障机制,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三是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突出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提升总部经济服务水平。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现“在北京制造”到“由北京创造”的转型。

四是激发经济增长新潜力。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信息服务、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业态发展,培育产业智能化发展优势。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重大民生需求,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在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新能源、高效节能等领域形成一批新增长点。

五是推动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加强与天津、河北产业发展规划衔接,依托重点企业搭建对接协作平台,促进区域间、产业间循环式布局。完善产业园区共建机制,加强现代制造业产业和价值链条对接协同。

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关于创新创业的总体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已全面展开。

来源标题: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聚力创新创业 共享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