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智库]北京市“十三五”规划是如何回应网民关切的(3)

2016-03-31 11:2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如何拓展绿色生态空间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将着力扩大生态空间、环境容量,要实现“三增加、一还清、一协同”。

“三增加”:一是增加森林面积。巩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实施2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绿化,扩大平原地区森林空间,继续实施平原38万亩绿化造林,打造“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屏网相连、绿满京华”的城市森林格局。二是增加绿色休闲空间。新增20处郊野公园,打造一批森林湿地公园,形成“一绿郊野公园环—二绿郊野森林公园环—环京森林湿地公园环”的休闲公园格局,全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以上。三是增加大面积的湿地。在房山长沟、琉璃河,大兴长子营、青云店,通州马驹桥等地,新建湿地3000公顷,在永定河、潮白河、官厅水库区域恢复湿地8000公顷,构建“一核、三横、四纵”的湿地总体布局,全市湿地面积增加5%以上。

“一还清”是指重要河湖水系基本还清。完成清河、凉水河、温榆河、通惠河等河流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河湖还清。

“一协同”是指协同建设区域生态屏障。在北部,协同推进张承生态功能区建设;南部,全面推进京东南大型生态林带建设,加强北京新机场周边绿化;东部,着力构筑北京与廊坊北三县之间的绿化生态带;西部,恢复永定河流域生态功能。

如何缓解交通拥堵

“十三五”时期,北京要继续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坚持建管并重、突出管理,2020年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努力实现城市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

一是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要坚持发展轨道交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2020年,轨道交通总里程将增加到900公里以上,平均每年增加近90公里,发展速度比“十二五”时期翻一倍;中心城90%的地区居民步行750米,就能乘坐轨道交通;实现“区区通轨道”,远郊新城居民也都能享受到便捷的轨道交通服务。同时要采取措施增加地面交通的吸引力。

二是努力解决好停车问题。要做好静态交通管理,实施“两手抓”:一手抓“扩容”,大力挖掘潜在停车资源,尽快编制停车场专项规划,鼓励社会多元化参与停车场建设,提供更多的正规停车位;一手抓“压缩”,通过严格执法,坚决治理乱停车,解决好市民反映突出的停车问题。

三是推动实现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构建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改变北京单中心、放射状交通结构,形成多节点、网格状区域交通格局。要高标准建成北京新机场,与首都国际机场共同形成洲际航空枢纽和亚洲门户。加快京沈客专、京霸铁路、京张铁路等干线铁路建设,加快京唐、京滨、京石、城际铁路联络线(S6线)等城际铁路建设,区域城际铁路将达到1333公里。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建设,缓解北京过境交通压力。

重点疏解哪些非首都功能

“十三五”时期,疏解非首都功能要抓好两个方面,一要严格控制增量,严格执行、不断完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二要有序疏解存量,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区别不同情况,综合施策、有序推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重点疏解四类非首都功能:

一是一般性制造业。按照“三个一批”分类处理。首先是就地清理淘汰一批,到2017年全市要完成退出1200家污染企业的任务,这类项目绝不向周边转移。其次是转型升级一批。再次是转移疏解一批。

二是区域性专业市场。按照“撤并、转移、调整、升级”的原则,重点推进动物园地区批发市场、大红门地区批发市场、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疏解,2020年,全市区域性批发市场调整疏解和业态升级要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教育医疗等部分公共服务功能。将通过整体或部分搬迁、交流合作等方式,统筹推动市属高校、医院向中心城外疏解,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四是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机构。有序推动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向城市副中心转移,2017年底前,启动搬迁行政事业单位,远期将带动约40万人疏解至通州。

qlzk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戴琪(QY0021)  作者:赵丽娜 韩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