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局”正精彩上演(2)

2016-02-26 08:57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一图览协同 数据看发展

批发市场疏解

2014年,拆除中心城商品交易市场36个,升级改造34家;2015年调整疏解150家商品交易市场:清退拆除80个,转型升级70个。动物园地区批发市场、大红门地区批发市场、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疏解进展顺利。

教育功能疏解

高校方面,北京城市学院5000余名学生、工商大学500余名学生、建筑大学1100名学生分别迁入顺义、良乡、大兴新校区;北京与河北签署协议,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携手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

北京市外事学校等4所职业高中合并为一所职教学校,拟整体外迁,已腾退5处校址;北京景山学校已与曹妃甸区投资集团共同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

医疗功能疏解

天坛医院迁建工程主体结构2015年封顶;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工程,完成初步设计批复;北大医院大兴院区项目正在办理环评等手续;友谊医院顺义院区项目完成规划选址;北京儿童医院已正式托管保定市儿童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天坛医院、首儿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中医院与河北燕达国际医院的合作,正在推进。

行政功能疏解

市行政副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已经确定,行政办公区起步区开工建设,通州新城86个重大基础项目,部分已经开工,其他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联手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石家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中。三地将打造一条“中关村数据研发——张北数据存储——天津数据装备制造”等上下游贯通的“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已有20多个软件信息服务业等项目落地;石家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基地,预计2017年建成。另外,合作共建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已有14家创新主体签约入驻。

体制创新: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推出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建立财政利益共享机制 。

新能源汽车:三地联合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计划,率先推进京哈、京港澳、京藏、京津等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设施建设。

产业一体化

“4+N”产业合作格局集中构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投资建设公司组建,设立首钢京冀协同发展投资基金,母基金200亿元,首钢京唐公司二期等重大项目顺利开工;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方面,建设规划正在报批;张承生态功能区建设实施方案,也已初步制定完成;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建设,初步制定共建方案,奇虎360、北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创新主体已完成落户。

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厂房基本建成;北京22家生物医药企业落户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9家企业开工;张北县庙滩产业园云计算项目开工。

2014以来,各类在京企业在津、冀投资项目累计分别达到865个、6431个,资金分别达到2403亿元、5686亿元。

qlzk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来源标题:一图览协同 数据看发展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