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局”正精彩上演

2016-02-26 08:57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一图览协同 数据看发展

从2月22日开始,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产业对接、生态环保、古都保护、疏解非首都功能、交通一体化、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寻找着一个个生动的实例,从“高精尖”产业升级,到专项投入保护古都“金名片”;从林农碳汇交易获利的笑脸到医疗等公共服务输出惠及百姓,京津冀21.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协同”大势已成共识,一盘张弛有致的“大棋局”,正在精彩上演。

产业禁限目录

2014年,首次发布《北京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全市产业禁限比例达到32%,城六区比例更高,东西城达67%,朝海石丰达42%;2015年北京修订产业禁限目录,禁限力度再提升,全市禁限比例提升至55%,全市一半行业被禁限新增,城六区禁限比例则统一提升至79%。两年以来,全市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量,累计达1.3万件。

交通一体化

铁路: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 (2015-2030年)已经京津冀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先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市郊铁路平谷线,已确定走向及站位。

高速公路:一批高速公路“断头路”相继打通,京台高速北京段已进场施工,京秦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高速(通州至大兴替代线)等项目前期手续,正在办理。

公交:北京地区至外埠公交线路已达39条,线路长度2710公里;京津冀毗邻地区省际班线公交化改造试点推进中。

新机场:2015年9月底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已开工,目前周边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中。

京津冀一卡通:已全面启动建设,区域清分结算中心正在建设,2016年北京所有公交线路都将加入一卡通计划。

生态一体化

大气方面,201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80.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全年压减燃煤约600万吨,城六区基本实现无燃煤锅炉。北京与承德建立跨区域碳交易试点。

生态造林,1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51万亩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等生态合作项目,全面完成。

水源保护,10.3万亩密云水库上游稻改旱、张承地区水资源环境治理等项目,都已完成;京津冀签署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

旅游业融合

旅游协同:“一张图、一张网、一张卡”加快推进,北京、天津及石家庄、唐山、沧州5地多条旅游直通车正式开通。京津冀三地已签署200余个旅游投融资项目。

社保民生

人力社保协同:2015年,北京与津冀两地分别签订《加强人才工作合作协议》、《推动人社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医疗保险合作备忘录》,三地参保人员社会保险信息实现相互核对及协查。三省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经办服务、信息系统“四个统一”。

制造业疏解

两年累计退出污染企业718家(2014年392家、2015年326家),2016年将提前完成1200家污染企业退出任务;全市8个列入国家2015先行启动疏解项目的企业,已经完成调整退出。

高耗水农业疏解

全市小麦生产面积减少19万亩;生猪生产规模下降5%,肉禽生产规模下降10%,规模畜禽养殖场从1907家减少至1886家;环京“菜篮子”生产基地扩大到70余万亩,占全市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来源标题:一图览协同 数据看发展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作者: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