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政经]奥运 北京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6-08-23 11:0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里约奥运会已经结束,如何在“后奥运时代”利用好这些奥运场馆也成为了广受关注的话题。北京作为2008奥运会的举办地,同时2022年冬奥会也花落京张。北京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情况如何?冬奥会场馆北京将如何建设?北京将如何继续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千龙智库对相关信息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129246277_22_n_1n

资料图

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率达八成

2008年北京奥运会遗留90多个奥运场馆。日前,记者从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处长桂林处获悉,2008年奥运结束后,国内综合性的大型场馆每年有80%的时间在进行体育文化演出。

鸟巢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鸟巢作为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为破解鸟巢赛后利用难题,鸟巢通过市场化方式,积极举办足球、田径、马术、滑雪等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大力引进演唱会、音乐会、表演秀等各类文化演出活动。截至目前,鸟巢的旅游人数已经达到了2500多万人次,每年开展4万人以上的国际赛事40多项,万人以上的大型活动110多场。鸟巢总经理助理李质群说:“鸟巢的大型活动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今年的鸟巢档期已经全部排满,有些档期已经排到了2018年。”

旅游服务、大型活动、商业开发,在鸟巢经营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已形成3:4:3的产业格局,实现年均营业收入约两亿元并已盈利。

水立方游泳健身会员1.2万

主要承担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游泳项目的比赛场馆——水立方,奥运会后,场馆专门为全民健身做了改造,累计吸引了上百万人次到那里去健身游泳。为进一步推动群众游泳健身,水立方在2013年成立了“水立方游泳俱乐部”,负责群众游泳业态运营和群众性赛事组织,设立了游泳锻炼等级标准推广中心,公众游泳健身、群众体育竞赛、游泳教学培训一起开展。目前,水立方游泳俱乐部累计接待超过百万群众游泳健身,会员达到1.2万人。

除了全民健身,水立方还进一步丰富场馆运营模式,提高利用率,融国际体育赛事、大型文艺演出、时尚展览展示等多种行业业态功能于一体,仅2015年一年累计举办各类活动232场次,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接待了来自海内外的游客1680万人次。水立方还将在未来实现“冰立方”功能,具备冰水转换条件,为奥运场馆赛后运营再续新的篇章。

五棵松成活跃文体消费地

作为2008年奥运会篮球比赛场馆,五棵松体育馆已成国内乃至国际为数不多的高标准专业篮球馆和北京最精彩娱乐活动的全新驻地,场地利用率高达70%。因设施先进,五棵松体育馆还被选为2019年男篮世界杯决赛用馆和2022年冬奥会冰球项目比赛场馆。

2008年奥运会后,五棵松体育馆训练馆被改造成为M空间,成为举办不同台型及规模活动的最佳场所。按照当初的规划,2014年五棵松体育馆南侧又建成了一个群众性篮球主题公园HI-PARK,目前已成北京篮球爱好者心目中的篮球圣地之一。

体育、娱乐、艺术、教育和生活五个业态,五棵松已成北京篮球圣地和京西文化体育新地标。

127468128_14232310447571n

资料图

学区奥运场馆教学开放两不误

2008年奥运会场馆规划布局的时候,北京特意将很多比赛项目放在各个大学的体育馆内,比如清华大学体育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北京农业大学体育馆、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等等,这些场馆赛后利用率非常好,不仅用于学校的各种体育比赛和训练,还可以进行各种演出、毕业典礼等活动,多功能使用以及向周边市民开放进行全民健身活动。

以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为例,场馆共设置了20片羽毛球场地、15片乒乓球场地、两片篮球场、一片网球场及一个标准泳池。这些场馆在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赛事工作圆满完成后,次年对外开放。截止到2015年,该馆共开设了羽毛球、游泳、乒乓球、柔道、跆拳道、健美操、艺术体操等9项体育课程,累计有30万人次的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和必要的课外活动。而对外开放进行全民健身活动接待量近80万人次。

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作为京东地区的重要场馆,已经成为该地区举办演出、比赛、大型活动和北京市民全民健身首选场所。

九成北京冬奥场馆系奥运遗产

2022年冬奥会25个场馆中,12个位于北京赛区,其中11个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遗产”。鸟巢将用作冬奥会开闭幕式场馆;水立方将举行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五棵松将举行女子冰球比赛;国家会议中心则会继续作为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使用。

同时,张家口地区的场馆建设也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其中,滑雪公园场地充分利用云顶滑雪场现有的赛道、雪道、造雪设施、蓄水池等设施,不仅节省成本,而且这些设施的改造升级,对滑雪场赛后继续使用也大有裨益。此外,媒体、官员、运动员接待酒店等服务设施,也充分利用云顶等雪场周边酒店,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这些服务”。

1471590037545

资料图

水立方变“冰立方”

冬奥会期间,水立方将变为冰立方。据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奇勇介绍,水立方比赛大厅在2022年之前,将转变成为设有4条冰道的标准冰壶赛场,部分赛事配套设施,如临时观众席、运动员更衣室等,将根据需求适时改造。

据杨奇勇介绍,为了给冰上赛事提供良好的训练热身条件,水立方拟在南广场新建地下冰场,并将永久保留冰壶赛道作为奥运遗产供民众体验,赛后开放滑冰等。他透露,水立方南广场地下冰场有望在明年对外开放。

未来,水立方还将实现冰立方功能转换,比赛大厅将具备冰上赛事、水上赛事、大型商业活动和驻场演出的承办条件,也同时具备承接冰上演出的能力。赛后的水立方,将在游泳季和冰季之间不断转换,冬季水立方是冰场,夏季则还原为水上运动区。

五棵松体育馆已预埋制冰设备

同为北京奥运遗产的五棵松体育馆将在2022年承担冬奥会冰球项目比赛,1800平方米的篮球场地届时将改造成冰面。五棵松体育馆品牌部总监袁颖慧介绍,在五棵松体育馆建造之初,就已预埋了从德国引进的整套制冰系统,因此赛场、改造工程将会小一些,冬奥会筹备将更多转移到后台用房、观众席和更衣室等配套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同时,五棵松体育馆还计划在主场馆东南方向新建两个冰球场地。

世界级滑雪赛事长期落户鸟巢

成功获取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国家体育场(鸟巢)将成为首座举办夏季、冬季“双奥会”开闭幕式的场馆。

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鸟巢引入世界级滑雪赛事长期落户,如“沸雪”世界单板滑雪赛已连续举办五届,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已成功举办三届,不仅赛事观赏性越来越强,专业观众也在逐年增多。(综合央广网、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信息整理)

1452216898652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薄晨棣(QY0025)  作者:韩新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