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五量”变化促改革落实
谢建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地方政府实践来看,要打赢这场硬仗,必须关注“五量”的变化,并把它作为推动改革落地的重要举措。
第一,调总量,优化供给体系。从湖南看,重点是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居民消费升级、全球技术创新3大机遇,以投资结构战略性调整,带动供给结构优化升级,将总量调“优”。第二,激增量,补齐供给短板。补短板是提高有效供给的关键。就湖南而言,重点是顺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4大领域,补齐供给短板,激活供给增量。第三,提质量,提升供给水平。重点实施“三大战略”,包括“质量强省”战略、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等,真正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第四,活存量,提高供给效率。让存量资源活起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点。要抓好消化产品存量、激活要素存量、用好政策存量等方面的工作。第五,扩容量,宽松供给环境。既要着力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市场容量,还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等,放松制度供给约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作者系湖南省发改委主任)
欠发达地区要“补短板”
李九红
结合汉中发展实际,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追求“双中高”发展,为欠发达地区追赶超越注入内生动力,有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欠发达地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破解结构性问题为导向。汉中经济发展面临产业结构不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要素活力不足等问题。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抢抓历史机遇,始终突出问题导向,统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断培育和扩大有效供给。其二,欠发达地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补短板放在首要位置。欠发达地区应从基础差、短板多的实际出发,校准坐标、扭住关键,加快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夯实持续健康发展基础。其三,欠发达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难点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汉中而言,要实现追赶超越的目标,就必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通过减少无效供给、做强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经济等,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力促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作者系陕西省汉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统筹“去降补” 做好“加减法”
岳 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有着根本区别,是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战略,必须树立系统思维,精打细算、逐项推进,不断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到3个坚持:一要坚持因地制宜。在不同地方、不同环境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和侧重点也不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制定有方向、有目标的改革举措,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二要坚持协调联动。一方面,应该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统筹做好“三去一降一补”中的“加法”和“减法”;另一方面,必须走出供给侧与需求侧二者对立的误区,促进供与需协同发力、相得益彰。三要坚持远近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象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既要增强紧迫感、不失时机加以推进,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明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咸阳市委书记)
优化服务创造供给价值
李翠玲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居民消费特别是高端消费流向海外,特别是我国游客海外消费连续几年位居全球第一。境外旅游消费折射出当前我国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因此,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解决旅游业发展的短板问题。
第一,解决旅游业管理体制僵化问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供给要素,释放发展活力。第二,解决旅游业边缘化问题。既要延长旅游业前端和后端的链条,变产业链为价值链,还要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第三,解决旅游产品低端化问题。这也是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现代旅游需求已从单纯的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健康、教育、商务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要鼓励包括养老产业、工业旅游、休闲农业等在内的产业新供给主体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产业精品,培育新业态,推进传统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发生重要转变。第四,解决旅游服务粗糙化问题,以优化服务创造供给价值。(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副州长)
利用大数据优化供应链
陈 清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匹配。如何使商品供给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农民“贵买、贱卖”现象不再出现、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这些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课题。
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能砍掉过多的流通中间环节,解决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供需问题,使供给更好地适应需求变化,从而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难点有两个:一是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二是农民进行网购和网销的习惯问题。
近年来,中国邮政集团针对这两大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以“互联网+”升级改造农村小商店,为农民提供“渠道+平台”的综合服务;多措并举开辟农产品进城新途径,破解农产品“卖难、贱卖”问题;利用大数据,优化“工业品下乡”供应链,破解农村买工业品“贵、难、假”的问题,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企业不能只是把农村当做市场,更需要把农民看做朋友,这样企业在促进“三农”发展的同时,自身也会共享发展成果。(作者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