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五年内养老机构全部医养结合
北京目前有社区养老照料中心150余家,2016年北京市将再建50多家社区养老照料中心,使总数达到208家,实现全市覆盖。每个照料中心按照人口规模拥有50至100张床位的承载能力,同时为周围社区老人提供送餐送药等服务。这些社区养老照料中心由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办,市场化运作,服务价格也由市场确定。
根据北京的规划,未来90%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6%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多数需要得到一定的医疗照顾,也就是需要医养结合。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耿玉田介绍,现在全市养老机构大约410家,到2017年要达到50%以上的养老机构都要实现医养结合。2020年实现全覆盖。
医养结合主要是三种模式:第一种,在养老照料中心中设立医务室。第二种,有资质的好的医院,在养老照料中心设置专职分支机构。第三,与邻近的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实现绿色转诊。
资料图
每个区至少有一家康复医院
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50%的养老院都设有医疗机构,采取或设立医院分院或设立独立医院的方式,实现医养结合;到2020年前,医养结合模式不仅覆盖全部的养老院,还要打造“医养康护”相融合的养老模式。社区与医院之间实现双向转诊。
北京市卫计委近期将出台“关于加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文件,每家三级医院必须设立康复科。每个区至少有一家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病人可在三级综合医院进行治疗,在康复医院、社区医院、养老护理院进行连续性、综合性的康复和医疗,首批敲定6家二级医院转为康复医院。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