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一轮改革大潮涌起(2)

2016-06-15 08:24 人民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推动新一轮改革大潮涌起

突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主持人:作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抓住重点,把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孙代尧: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全面深化改革既强调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不能单打一;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仍然是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汪同三: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还因为经济体制是社会各种体制的“连接点”和基础,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影响和决定其他改革的方向和进度,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

汪玉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远未完善,我们还没有趟过“河流”,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如果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无疑是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重点的自然延伸,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迟福林: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至少需要关注五方面内容:第一,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变革,这对于释放新阶段市场化改革红利、形成新的发展动力至关重要。第二,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化结构调整,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能够释放出巨大的需求空间和发展潜力。第三,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扩大对外开放,这对于推动我国外贸结构转型、适应新一轮全球自由贸易进程至关重要。第四,以监管转型为重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第五,按照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这就需要在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共同改革行动。

“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主持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也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初衷、本心,亮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

孙代尧: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其说是目的,不如说是手段,国家富强、社会公正、人民富裕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根本目的。如果改革和发展不能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是带来社会不公,改革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因此,改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包括两层涵义:第一,人民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的积极支持和创造性参与才能取得成功。第二,改革是否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推进任何一项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哪个领域存在不公平不正义的问题,就要在哪里推进改革,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汪同三: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群众温饱不足,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所以必须尽快把经济搞上去。在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总体收入明显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有所拉大是难以避免的。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如何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继续较快提高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同时有效缩小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就成为更加重要的任务。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表现,就是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迟福林: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应着重推进以下几方面改革:第一,着眼于促进社会公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突出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公平性,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促进发展机会公平,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在税收上,通过结构性减税,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促进服务业发展,营造公平税负环境。在劳动力市场上,消除各种歧视,形成统一、公平的市场体系。在公共资源配置上,推进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第三,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兜底作用,促进国有资本在社会保障上发挥更大作用,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障负担;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市场,扩大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有效供给;形成有利于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汪玉凯:我们注意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诸多改革举措都是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展开的。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限制国企高管的工资待遇;加大对民生的投入,解决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方面的制度性问题;等等。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大的亮点之一。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紧紧依靠13亿多中国人民,努力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就能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持续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能量和巨大优势,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标题:推动新一轮改革大潮涌起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