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加速融入京津旅游市场

2016-05-09 10:49 河北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5月的海风,吹拂着唐山市曹妃甸区的百里芦苇荡。万顷池塘、鹤舞鸥飞,在温暖的阳光中,曹妃甸绽放出愈加迷人的身姿。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近年来,曹妃甸持续开展湿地恢复、加快项目建设、引进市场主体、培育五大品牌,正在成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上的一个黄金节点。

培育五大品牌,将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4月29日,是农历三月廿三。“年年三月赛天妃,晒网新从海上归。”这一天,曹妃甸不足800户人的蚕沙口村举办一年一度的传统妈祖庙会。北方罕见的妈祖庙殿堂巍峨,彰显着这里古代海运发达、客商云集。今年,在这一盛会期间,每天都吸引着上万渔民、信众云集。

距天津80公里、距北京192公里,拥有地缘优势的曹妃甸,随着唐曹铁路、唐曹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与京津的时间距离不断缩短,成为越来越多京津游客的休闲之所。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曹妃甸迎来客流高峰,开启了今年旅游旺季的序幕。

经过十多年开发建设,曹妃甸展现出现代工业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这里也加快了湿地恢复的步伐。为给鸟儿腾出更大空间,该区将原七农场散居在湿地中的2000多人搬进居民小区。在原来的养鱼塘内栽上芦苇,湿地面积不断增加。曹妃甸540平方公里的湿地内,有野生植物238种、鸟类307种,成为澳大利亚到西伯利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和栖息场所。

作为北京产业转移及功能疏解的战略性区域,曹妃甸人口不断聚集。发挥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曹妃甸在推进湿地生态游的同时,着力培育海滨海岛游、妈祖文化游、港口工业游和休闲农业游。

在沙细、滩缓、水清的海中岛屿龙岛体验赶海拾贝,曹妃甸生态城至龙岛码头的航道正在建设。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首钢工业旅游创建已经启动。在现代农业园内摘葡萄、樱桃,在垂钓园内捕虾、钓蟹,休闲农业游初具规模。

“去年全年旅游接待50多万人次,借力协同发展、唐山举办世园会等,我们将力促全区旅游增长,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曹妃甸区旅游局副局长闫立德说。

责任编辑:管雪莲(QY0024)  作者:段丽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