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观察:七方面实质性举措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2)

2016-04-06 11:4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京津冀协同发展——文物保护

国家文物局研究推进京津冀文物保护协同发展

3月22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京津冀文物保护协同推进会,研究推动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文物保护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文物局负责人,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处负责人出席会议。

宋新潮在讲话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三省市文物资源丰富,文物工作整体水平较高,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文物保护协同发展基础扎实,势在必行。三省市文物部门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难得机遇,将京津冀文物保护协同发展摆到当前文物工作的突出位置。

京津冀协同发展——安全监管

京津冀安全生产联防联控体系建设启动

从3月11日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应对事故灾难座谈会上获悉,京津冀安全生产联防联控体系建设正式启动,2018年三地将建成安全生产区域一体化应急网络,实现重特大事故风险区域预测预警,应急救援统一调度、联合处置、力量互补、信息共享。

京津冀一体化安全生产联防联控体系建设主要针对容易造成跨境影响或需要跨境应急的重大事故,建设区域安全生产应急体系。未来,安全生产联防联控体系将集成现有信息化平台和资源,统筹规划、统一设计,一个体系、一张图、一套表,京津冀共享八大信息化支撑和工具,包括应急资源数据库与应急资源动态覆盖图、风险源数据库与风险地图、基于物联网的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安全监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安全生产风险预警预判、交互式巨灾情景管理系统、可视化应急预案管理系统、事故态势分析与后果预测、事故救援指挥与辅助决策支持。

京津冀将实现食品药品监管一体化

3月,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将实现京津冀食品药品日常监管信息共享,跨区域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知识人才

京津冀实施六项举措加强引智协作

3月8日,北京、河北、天津外国专家局在津召开京津冀2016年引智协作联席会,提出今年将从六个方面加强协作:一是启动政策互通机制,定期通报新出台的政策,联合签署外国专家工作证件互认协议。二是联合举办京津冀外籍人才招聘会,借助“津洽会”平台,组织三地的重点用人单位与外籍人才对接洽谈。三是组织京津冀高端外国专家学术休假活动,开展学术交流和建言活动,开发外国专家资源。四是组织京津冀农业引智成果交流推广活动,总结推广一批近年来三地农业引智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创新引智工作的新模式,推动专家和成果的“二次引进”。五是推动京津冀市重点地区引智引才合作,帮助三地的重点地区建立协作机制,开展市(区县)海外人才智力引进和服务方面的合作。六是合作开展引智课题研究,围绕高层次外籍人才资源开发、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引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等,确定合作研究课题,明确任务分工,形成决策建议。

京津冀知识产权发展联盟正式成立

3月29日,京津冀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将推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提升三地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充分调动京津冀优质知识产权服务资源,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问题和困难,提升京津冀三地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本地区企业“走出去”战略保驾护航。 
qlzk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管雪莲(QY0024)  作者:韩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