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中国社会心理取向与引导(2)

2016-01-11 09:3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心理取向与引导

(四) 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社会心态特点

1.社会不信任成为群际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温床。连续三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一般信任下降,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以信任。群体间的不信任表现为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之间的不信任,也表现为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不信任。

2.阶层意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近年来调查发现,民众存在比较普遍的底层认同、弱势群体认同,对社会进行两极化分层的现象。一些按照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应该归属于更高阶层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底层。自认为底层的民众感到更不安全,更不公平,感到获得的社会支持也更低。较高比例的底层认同和弱势群体认同成为一个社会隐患。

3.社会群体更加分化,群体摩擦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广受关注的问题是社会结构的分化,而共同的底层认同使得网络或民间总是出现一边倒的声音或行为。对他人进行极化分层,非贫即富,非下即上,非左即右。上下无贯通,中间少过渡。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不同利益、身份、价值观念的群体间的摩擦、冲突也会相应增加。

(五) 对社会状况的感受与预期

1.对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持积极预期。调查发现,生活满意度与家庭生活满意度和个人状况满意度相关最高,也与工作、社会保障、环境和就医满意度具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此外,社会公平、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也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极其显著相关。自我阶层定位越高生活满意度越低;对过去改变的评价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对未来预期越高生活满意度也越高。将近2成居民认为未来5年生活会有较大上升,大约一半居民认为略有上升。

2.感受到社会的分化,存在冲突的潜在风险。尽管人们对社会贫富分化、干群关系多有不满,但调查结果显示,二者并未达到极为严重冲突的境地。调查发现,人们对老板与员工、本地人与外地人、不同民族群体之间、不同宗教信仰群体之间感受到的冲突整体上不太严重。

■“十三五”时期社会心态调节和舆论引导的建议

在“十三五”期间,社会结构调整、不同群体和阶层的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进入了一个常态化阶段,应明确地把社会心理建设、社会心态培育纳入治国方略中,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调动社会心理资源。

(一)从满足民众需求入手,激活全民奔小康的心理动力,引导民众修身齐家,守法有德,有序参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心理建设

1.以“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为理念,激活民众追求幸福的心理动力。调查数据支持这样的判断: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人最大的共识是“生活得更美好”。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弥合各阶层、各类别之间的冲突。民众的多种需求可以概括为:一要保障生活安全;二要社会平等相处;三要体现自我价值;四要未来充满希望。改革开放初期的15年间,中国有市场经济起飞阶段全民动员的经验,说明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在于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需求。应将内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中华文明下的“中国精神气质”,以此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社会心理动力源。

2.从“修身、齐家”着手,培育健康公民人格,重塑社会道德,树立个人法制观念,培养规范意识和守法行为,鼓励公民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国人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家和万事兴。围绕“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主题,利用多种媒体和小环境舆论,强化家庭美德、家庭幸福的价值。要以契约观念、法制观念、伦理观念,处理好群己关系和群际关系,即从“家庭”认同延伸到“家园”认同(社区、社团、城镇、都市、国家),从家庭亲密延伸到社会凝聚。

重塑社会道德首先就是要完善公民人格,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得青少年能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健康人格。推动全社会的私德培育和公德养成,从家庭关系、代际关系等入手培育每个公民具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形成勤勉、自制的社会风气,激励每个公民养成自我修养、自我道德完善的“修身”习惯。

个人法制观念的建立也是公民人格培育的重要内容。公民意识只有在公共生活中才能养成,全社会,特别是大众传媒的任务,是要让每一个公民通过公共参与深刻理解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全社会形成对于遵守道德和法律行为的褒扬氛围,鼓励公民的公共参与行为,为公民参与提供有效保障,使他们体会到作为公民的自尊和自豪感,体会到公共参与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效能感。

(二)引导社会共享价值观念建设,多途径营造共同感,形成社会共识,增强社会凝聚力

以平等、民主、诚信为社会价值观建设定位。教育、主流媒体以及政府管理部门要大力倡导优良的个人价值观,形成全社会倡导包容、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在法律和制度层面制定严格的职业规范和法律,逐步强化个人职业道德和规范,推动全社会形成优良的职业价值观,使得个体成员逐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使得社会逐渐形成共享价值观,提高社会凝聚力。

在“十三五”期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营造共同感,提高社会凝聚力。

1.文化共同感。社会共识有助于共同感的形成,反之亦然。文化的自豪感、独特感、成就感,会形成群体的文化尊严和共同的情感体验。一方面,同文同种,同甘苦共命运,最容易形成内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最容易启动对外群体的文化辨识和区隔。

2.命运共同感。要使民众认识到风险社会下无论是自然环境风险,还是社会风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因此,人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面对。以合作的力量感、共鸣的一体感共克时艰。

3.发展共同感。要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担发展的风险和代价。在这一点上,没有人可以独享好处,也没有人命中就是替罪羔羊。通过公正分配资源,缩小贫富差距,缩小权力距离,缩小社会距离来重拾信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同甘共苦,共建家园。

(三)以中国梦作为全民共同的未来预期,调动文化心理资源,适度预期,形成生生不息的发展源泉

预期是中国文化心理的特征之一。中国文化的时间取向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纵向传承。因此,对比今昔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人满足,也让人期待。中国人勤俭持家,为孩子是最大的生活动力和行为理由。预期孩子会比自己生活得更好,是最朴素的愿望和最大的生活动力。中国梦,一定要定位于中国人家庭的梦,随后逐渐从身边开始,培育超越家庭的梦想,而不要直接定位于民族的梦、国家的梦,要大而化小,小大关联。

要适度预期。预期过高,承受力小,不满情绪强。预期过低,得过且过,缺乏动力。适度预期的形成需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要让数字说话,让体验说话,让普通人说话。要让民众了解,社会发展一定有局限,有困难,有阶段,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摸索、借鉴、配合、妥协、协商、忍耐、等待。这样的预期才有助于形成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四)通过新媒体引导社会心态,注重研究社会心态

互联网使用者基于获取信息的需求,形成加工信息和发布信息的需求。这种高一级的需求偏好群体更能接受间接的、陌生的、公众社会的信息,更能信任制度和专家,也更懂得使用共享的信息,成为信息消费群、信息依赖群和信息加工群。他们从内容和发布对象上选择性地整理信息、评价信息、传播信息。他们把市场信息化,社交信息化,娱乐信息化,在一定的条件下,更容易形成多元、包容的心态,更具有自由意志,也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动员;更容易透过信息网络得到信息而被连接为网状结构,也更容易各行其是。简言之,更容易凝聚,也更容易四散。引导社会心态要从新媒体使用群着手,摸索新媒体引导规律。

要重视社会心态的研究和监测,对于不同群体和阶层的社会心态研究进行跟踪和实时的监测,了解社会心态变化特点、规律和内部机制,在制定社会政策、公共管理和教育中能够纳入社会心态的视角。 (杨宜音 王俊秀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qlzk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来源标题: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心理取向与引导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