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破解“收物业费难”要双向发力

2023-11-01 09:18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破解“收物业费难”要双向发力

“小区环境脏乱差,钱都去哪儿了?”“不是拖着不交,实在是物业不配收这个钱。”时近年底,媒体关注到,不少小区居民对物业公司吐槽颇多,物业费收取成了“老大难”问题。

平心而论,管好一个小区不易,要花钱的地方不少。从维护和改善硬件设施,到提供绿化保洁等服务,再到保障居民日常安全,可以说,物业费的正常缴纳是小区运转的重要支撑。但从现实来看,这项基本支出在很多小区并未获得充分认可,时不时还能闹出官司。

居民为何不愿交物业费?确实有生活惯性的因素,特别是不少老旧小区,产权复杂,管理多头甚至常年失管,这么些年都“凑合过来了”,何必要交这“冤枉钱”。当然,更多人本愿按规矩办事,奈何物业服务实在是质价不符。垃圾清运不及时,停车管理不给力,公共账本不透明……满眼都是闹心事,谁能甘愿掏腰包?而物业公司面对“收支不平”,也没有动力和资源提升管理能力,更有甚者想出了拿断水断电威胁居民的损招。一来二去,物业费收取就陷入了死循环。

物业不想赔本赚吆喝,居民不想花钱买憋屈,这都可以理解,但彼此“撂挑子”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按照相关法规,业主有权更换物业公司,“干不了就退出”是对居民权益的一项兜底保障。但客观来看,召开业主大会、组织邻居投票等流程周期较长,新老交替中各方难免都要伤筋动骨一番,况且谁也不能保证新来的物业就能做得更好。

说到底,缴纳物业费背后的逻辑是“花钱买服务”,既然是契约,就要靠双方的信任来维系,这里头物业的主动姿态显得尤为重要。眼下不少小区也做出了探索,挨家挨户调研需求拟定民生清单,承诺物业费可“先尝后买”或“一季一付”;建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工作模式,由居民信得过的“第三方”把账目列出来、讲明白……对物业公司来说,与其整天喊“钱难赚、事难办”,不如通过实际行动让居民感受到环境的变化、生活品质的提升,知道钱都花在了哪儿、管家都做了啥。有了“买家”口碑,自能站稳脚跟。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大家的诉求也更为多元。很多小区里的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往往会积攒成大的治理难题。比如,有人爱在楼道堆放杂物,影响邻居出行也造成安全隐患,但两边都是业主,该如何平衡?诸如此类问题,同样考验着物业人员做事的决心、沟通的能力。当然,对广大居民来说,同住一个院,就是一家人,让日子更舒坦是共同期待。这也要靠大家遇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彼此都向前一步,推动“物业提质-业主满意-大家配合”的良性循环,小区才能成为城市的和谐单元。

来源标题:破解“收物业费难”要双向发力

责任编辑:李冬红  作者:关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