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北京市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2020-11-27 09:0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根据北京城市发展规划和安全现状,结合北京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推进目标,围绕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构建具备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道路。

(一)推进“智慧安全北京”顶层设计及规划

以北京市及各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需求为驱动,建设“智慧安全北京”示范工程,从源头治理、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应急准备和处置、社会化服务入手,涵盖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和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智能监控、城市综合应急管理等,将“智慧安全北京”建设作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双标杆工程,依据综合性、全方位、体系化的目标进行智慧安全北京系统顶层设计,开展相关规划建设。“智慧安全北京”的建设应融合先进的公共安全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超大城市的风险隐患全面感知、实时监测、预测预警和有效处置,深度挖掘城市生命线运行规律,创新公共安全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模式,提升城市安全发展水平。

“智慧安全北京”可采用“1+2+3+4+N”的顶层设计模式,包括:“1”建设北京市公共安全监测运行中心;“2”建设一网一图,即北京市安全运行监测传输网和北京市公共安全综合监测一张图;“3”建设三大基础支撑,即北京市公共安全大数据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4”打造四个公共安全应用系统(城市风险管控子系统、城市安全监测子系统、城市综合应急子系统、安全社会化服务子系统)。“N”建设N个智慧公共安全专项系统,包括安全生产、城市生命线运行、重大危险源监测、电梯、综合管廊、地铁建设运营、重大工程建筑施工、地质隐患监测、环境、人防、消防等专项系统。

1.北京市公共安全监测运行中心

公共安全监测运行中心按照平战结合的理念进行建设,在平时是城市公共安全实时监控、综合展示、预测预警、风险分析、热线服务、隐患排查的综合监测运行中心;在战时是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资源协调、指挥调度的应急指挥中心。公共安全监测运行中心由市级安全监测运行中心和各区级分中心组成,通过设立各区会商值班室,统一纳入市级中心管理。市级和二级分中心场所可依托区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城市大数据中心、安全生产监控预警中心建设,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基础支撑依托区云计算中心资源。公共安全监测运行中心建设内容包括“1+2+3”,即一网一图,安全运行监测传输网,综合监测一张图;三大基础支撑,公共安全大数据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

(1)北京市安全运行监测传输网。北京市安全运行监测传输网是城市公共安全物联感知网的广域传输网,实现由覆盖燃气、供水、排水管网和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重大危险源的前端物联传感设备至公共安全监测运行中心的数据传输,利用无线GPRS、NB-IoT、专线等电信运营商网络和电子政务网络实现。监测传输网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构建。

(2)公共安全综合监测一张图。以二维、三维一体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以及三维BIM建模技术为基础,通过城市运行物联网监测数据采集、汇聚和分析,结合政府部门基础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互联网数据、城市部件信息等进行综合分析,以“一张图”形式呈现城市整体运行情况,建立一套城市健康运行体征指标体系,以多角度、多维度清晰展现城市安全的大数据画像。

(3)公共安全大数据系统。依托北京城市大数据中心已建的城市级大数据基础信息资源库和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整合综治大数据平台、城管大数据平台相关信息,接入智慧城管、雪亮工程等优势信息资源,安全生产监督系统、应急指挥平台等行业信息化平台和监管平台对接,逐步构建整合的城市级公共安全大数据系统,实现城市公共安全基础数据、城市运行实时监测数据、预警信息数据、突发事件数据、应急处置数据、行业及管理部门业务数据、社会舆情数据等的汇聚,并为平台上的各智慧安全专项应用提供大数据分析支撑。通过大数据挖掘,实现安全隐患的监测分析,推动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防范、事前化解、事前管控转变,打造北京“城市安全大脑”。

(4)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根据项目特点和信息安全要求,参照国家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在北京城市大数据中心现有安全保障能力基础上,从多个层面进行建设,主要通过物联网通信加密、数据防篡改、访问控制、隔离防护等技术,形成统一有效的端到端安全防护能力、安全监管能力和安全运维能力。

(5)标准规范体系。结合北京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情况,在北京新型智慧城市标准规范框架内,补充完善智慧安全城市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系,规范各部门系统数据报送格式、规范各行业监测标准、智慧安全城市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流程。

2.北京公共安全应用系统

在监测运行中心着重打造北京市四大公共安全应用子系统,通过这四大子系统实现对北京市的安全运行的全面检测。

(1)城市风险管控子系统。以高危行业监测预警、城市生命线(给排水、桥梁、燃气等)等N个专项和北京市区域风险评估为基础,结合N个专项动态运行监测数据,实现城市综合风险动态识别、分析和评价,绘制城市安全风险分布四色图,并为政府、行业部门及企业提供分析报告服务,为城市动态风险管控和重大隐患治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2)城市安全监测子系统。建设、整合、完善、提升北京城市生命线运行、重大危险源监测、感知安全生产系统、电梯、综合管廊、消防、地铁建设运营等N个专项城市运行系统,基于公共安全大数据系统,集成建立统一的“城市安全监测子系统”,构建北京城市运行安全多方位、立体化的综合监控体系。子系统建成后将实现对全市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对燃气管线、供水管线、排水管线、热力管线、桥梁、电梯、综合管廊、地铁等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进行监测预警,对城市人口密集区、政治核心区、化工园区、地铁建设和运行沿线与高隐患城市生命线、地质脆弱性叠加区域等实现综合风险安全主动式监测管控。通过对燃气泄漏爆炸、地面塌陷、桥梁安全事故等城市基础设施重大事故风险的全面监测,防止城市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同时,基于N个专项系统运行汇聚的大数据,对涉及城市运行安全的相关大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评估、处理和辅助决策,研判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并及时发出相关预警,指导城市安全监管,提升城市安全管控智能化水平。

(3)城市综合应急子系统。主要有预警信息发布和公共安全应急专项构成。该子系统支撑北京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城市安全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同时基于北京市已建的应急指挥平台,接入应急局、交通局等多家单位的监测数据、预警信息、舆情信息等,实现突发事件的综合预测预警、智能研判、应急保障、资源调度等。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智能化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实现应急预案数字化、分级分类管理。做到各部门信息共享、应急救援反应迅速、指挥得力、救援高效。

(4)安全社会化服务子系统。安全社会化服务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新型重要手段,以对业主消防安全损失进行赔付为兜底,创新运营机制、服务模式和产业业态,为政府、企业、家庭提供闭环、可管可控的消防安全托管服务。打造由消防运营服务中心系统、企业消防管家系统和维保助手系统等组成的新型安全社会化服务平台,向业主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消防安全服务,涵盖风险评估、勘察改造、维保检测、在线监测、巡查巡检、扑救辅助、保险保障等各方面。平台可全面提升消防设施的完好率、业主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消防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效率,有效缓解政府监管压力,降低火灾风险。

(5)N个智慧公共安全专项系统。根据公共安全管理场景和行业安全需求,致力于将公共安全各个重点专项落地,做细做实。具体包括重大危险源监管、桥梁安全监测、燃气管网相邻地下空间安全监测、供水管网安全监测、排水管网安全监测、热力管网安全监测、电梯安全监管、综合管廊安全监测、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等专项系统,支撑起安全发展型城市四大应用系统(城市风险管控子系统、城市安全监测子系统、城市综合应急子系统、安全社会化服务子系统)。

按照“顶层设计、预留端口、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分步实施、重点先行”原则,根据北京市城市安全现状和市政府重大关切,分批建设,统一归口管理。

(二)发展北京市“安全产业板块

《关于加快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安全〔2018〕111号)指出,风险监测预警产品、安全防护防控产品、应急处置救援产品和安全服务新业态是安全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结合北京市安全发展需求和安全产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基础,依据现有的产业类别重点发展城市安全监测预警和消防社会化服务行业,逐步构建高端安全产业体系,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1.发展方向及目标

北京市发展安全产业,依托北京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有的信息化产业优势,创建“信息技术+公共安全”协同创新平台,主要发展城市安全监测预警、安全服务新业态等方向,打造公共安全产业的合资运营平台公司,建设具有北京特色的公共安全示范工程和产业园区,促进北京市安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生态链,助力北京市建设成为首批国家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2.建设思路和方法

北京市安全产业采取“需求牵引、资源整合、创新引领、示范辐射”的总体发展思路。发展路径为建设北京市智慧安全城市示范工程、设立北京城市安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创建北京城市安全物联网研究中心、打造世界级“公共安全”应用示范特色的国际大都市。

(1)深入分析需求。北京市高度重视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以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契机,立足北京建设安全城市中对生产安全、城市安全、社会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刚性需求,重点发展城市安全监测预警和安全服务新业态等领域方向;通过建设智慧安全城市示范工程,培育新兴细分领域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通过安全相关政策标准和交叉学科技术创新,引导高端安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推动北京特色的安全产业发展,匹配北京市城市安全发展的内在需求。

(2)全面整合资源。发展安全产业需要整合科技、人才、资金和平台等多方资源。北京市借助清华北大、北航北理工等大批一流大学的人才资源,依托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结合央企国企及创新型研发型企业的技术优势,发展包括传感器、感知设备、网络通讯、应用服务和智能硬件等较完整的公共安全监测体系的产业链;消防设施设备、救援设施设备等高端企业,打造以城市安全为核心、激活带动北京相关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型企业,最终培育成“安全产业”独角兽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建成安全产业生态链。

(3)推动创新引领。建立北京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在安全产业新兴细分领域进行关键和共性技术突破,建成人才、资本、技术多要素联动的安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通过智慧安全城市示范工程建设,促进北京市科技及信息化企业在公共安全领域的融合应用,为安全产业创新带来持续新动力,最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4)实现示范辐射。以北京智慧安全城市示范工程为核心,打造全国样板工程;通过“公共安全”应用示范特色城市建设,构建“信息技术+公共安全”综合示范,为安全产业的聚力发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产业服务、示范辐射提供一个一体化的集聚空间,为北京市创建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增加创新点和示范性。

(摘自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北京市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责任编辑:孙惠贤(QY0029)  作者:许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