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新型智库建设中的民族理性逻辑落脚点

2020-11-09 09:57 中国社会科学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为新时代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应坚决贯彻落实。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资源输入,还是决策输出,无论是知识整合,还是效力辐射,智库的建设者都应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用科学理性的标准指导实践。在发展中总结过去、落脚现在、放眼未来,使智库真正成为下通民意民生、上达政策决策的中间桥梁。这其中,民族性作为构筑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既是中国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魅力的集中彰显。因而民族理性是我们在建设新型智库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理性准则,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的民族理性逻辑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在纵观世界的同时扎根本土,做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统一。在当今全球互联的时代,各国之间交流日益频繁,知识与技术的高度共享使智库发展的边界更加模糊,模式也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在设计、架构,还是传播、影响力等方面,中国新型智库建设都应当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全局性的战略眼光。我们需要通过借鉴学习欧美国家在智库建设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拓宽中国智库的理念、模式与思维空间。在资源采备、战略管理、成果传播等方面加大国际合作与共享,力求快速高效地提升中国智库的发展水平。此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还应始终保持以民族性的本土视角作为自身的战略决策出发点。如果脱离了对于本土社会生态的全面掌握,仅仅生搬硬套国外所谓成功的智库发展模式,很容易因“水土不服”而导致智库效能降低。因而,如果说放眼世界,以批判的眼光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是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必然要求;那么着眼本土,从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现实出发,充分发展符合本国国情的智库,则是我国建设新型智库的战略决策出发点。将世界优秀资源吸收内化,并将本土优势升华、传播,最终影响世界,这是中国智库建设者应当具备的战略眼光。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建立健全国家新型智库体系,使之成为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在高效服务政府决策层的同时,提升中国智库的世界影响力,并最终掌握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提升本土思想的国际影响力,这是新时期智库建设的目标所在。

第二,要在着眼当下的同时借鉴历史,做到现实与历史的结合。尽管现代智库的概念最先产生于西方,类似“智库”的机构却以不同的形态特征早已存在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之中。从门客到幕府,注重谋略的中华民族对于谏言的重视古已有之。所谓“彰往而察来”,审古鉴今的传统在中国这片富于忧患意识的土地上延续至今。可以说,民族历史是中国智库天然携带的文化基因库,当代智库建设和发展需要我们从不同维度将时势与历史相结合,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内源动力。首先是古代经典的维度。从《易经》到《论语》,从《孙子兵法》到《大学》《中庸》,经典是先贤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是“阴阳五行”,还是“中庸之道”,抑或“天人合一”,古代经典从哲学层面朴素而感性地阐释着宇宙真理,并与追求理性和效率的西方现代智库理念形成互补,二者相辅相成。可以说谙熟古代经典是新型智库建设者必备的素质。从传统文化的维度来看,高水平的智库需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做支撑。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型智库在文化基因角度与生俱来的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从政府到人民的文化自信日益提升,传统文化重新回归文化主导地位,这为中国智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智库的建设应在认识传统、尊重传统、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将文化优势内化于每一个战略决策之中。

第三,要在兼顾成果的同时力求可持续,实现当今与未来的对接。智库建设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我们在不断调整更新战略策略、顺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同时,从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地健全智库发展长效机制。与此同时,新时期智库的价值定位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持久繁荣奠定基础。智库发展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和社会人文可持续两个方面。自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以来,绿色、生态、环保等观念深深扎根在党的执政理念之中,而这也是智库建设应当具备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可持续的自然生态不仅造福当代人,更是中华民族未来繁荣的保障。因此,智库建设在理念塑造、研究视角、服务管理、战略定位、决策部署等诸多方面,既要避免因不合理的价值定位导致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进而忽略生态可持续的短线发展,也要防止因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而导致错误规划和盲目重复投入所产生的资源浪费,更要遏制因地方区域集团追求各自利益而危害整个环境生态体系所造成的捐本逐末。与此同时,新型智库建设不仅要树立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还要追求整个社会在道德文明、教育程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软实力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人文生态软实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智库战略决策的重要着眼点。因而,智库应助力决策层在避免因短视而造成的重复建设和生产机制老化的同时,不盲目追求产能,而是通过积极转变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和经济发展的统一。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孙惠贤(QY0029)  作者:赵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