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绘“疏整促”长卷,谱北京大兴2022年治理经验

2022-10-14 15:1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讯 (记者 蔡健雅)2021年,北京市大兴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不仅提前完成全年任务,一般制造业改造提升、治理违法建设、战略留白临时绿化等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2022年,大兴区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重点围绕一般性产业疏解提质、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等7大方面27项重点任务,以高于市级任务的标准,制定实施专项行动方案,在“疏”上持续用力、在“舍”上保持定力、在“优”上集中发力,不断自我加压、加快推进,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截至10月8日,大兴区各项任务销账点位共计6541个,完成总任务的101.27%,工作进度全市第三,位列平原区第一。其中,一般制造业疏解提质、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揭网见绿、治理违法建设等4项任务超额完成年度指标,农业种植、临时绿化、揭网见绿、临时建筑治理等多项任务完成量位居全市前列。

精准拆违,腾地减量。大兴区先谋后动,积极推动治理违法建设,拆除违法建设330万平方米、腾退土地370公顷,强化处桥下空间整治提升7处,加大围挡和临时建筑治理力度,完成围挡治理97处,临时建筑治理完成50处。

疏堵结合,动态清零。针对城乡结合部重点村综合整治、重点区域环境提升,大兴区开展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清整工作39 次,出动执法力量423人次,检查出租房屋1848间,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46件;疏堵结合,加强街面秩序巡查管控,引导占道经营向进店经营、固定场所经营、合法合规经营转变,保持动态清零。城乡结合部地区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基本消除、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不断提升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及高质量发展空间。

聚焦短板,做好提升。大兴区进一步梳理便民业态空白点,优化布局,突出群众需求,加大蔬菜零售、社区便利店等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提升,建设完成便民商业服务网点58个,巩固并发展10个老年餐桌,丰富提升养老服务能力;紧密结合3家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退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提升,稳本固体。依托新一轮百万亩造林行动,持续推进“大尺度”增绿,完成揭网见绿887公顷,“战略留白”临时绿化264.17公顷,实施农业种植增绿37.46公顷,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品质,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疏解、整治是手段,提升是目标。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加快进度、狠抓落实,增强城乡建设管理能力,高标准完成市区两级任务,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兴“疏整促”的“减法”亦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加法”。在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的同时,大兴区“疏整促”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一个个“大兴经验”。

高位推进,4天拆违近万平方米

作为北京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沪铁路从安定镇穿境而过。由于历史原因,京沪铁路安定站周边共租住着26家住户及单位,多为违规改扩建后转租他人,部分加盖房屋距离铁路路基不足10 米。

为切实做好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安定镇成立专项组,会同职能部门多次召开工作调度会,形成统一组织、协调、指挥的工作机制。工作组对重点点位周边隐患问题进行了核查勘验,按照一户一台账,一户一对策,分类实施,精准施策。

同时,采取入户谈心、拆违暖心、治理恒心的“三心”工程,设立咨询台,主动上门与住户面对面沟通,答疑释法,引导住户支持理解配合执法。仅4天时间,就拆除违法建设面积9021余平方米。

此外,大兴区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优先拆除易造成安全隐患和侵占铁路沿线、耕地保护空间的违法建设,引导各镇街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并于9月底前顺利完成了年度拆违腾地任务,为全年专项行动圆满收官起到了关键作用。

叩开“心门”,区街联动解心结

北京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代征道路用地,位于观音寺街道团河地区,因涉及退休职工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未能腾退,代征道路用地工程不能如期开展。

对此,大兴区疏整促专项办、区规自分局、区城管委等区级部门联动观音寺街道,加强督办调度,实地调研点位现场,专题报告市级部门,寻求解决途径。

同时,对接北京电视台“向前一步”栏目,搭建沟通平台,面对面与退休职工进行沟通协调,有效推动工作进展。促成两户退休职工搬离,完成拆除腾退,圆满完成市级“疏整促”代征道路用地移交专项任务。

一个安居梦、一条畅通路,天平的两端同样重要,保障民生,让居民老有所居、老有所养,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更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民生工程。观音寺街道发挥媒体作用和社会监督职能,推进疑难问题的解决,助力基层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在拥护公共利益与维护个人利益的“天平”中找到平衡点,一起“向前一步”,敲开“心门”,带领居民走进“心房”。

绿网变网红,2万平米荒地变身打卡地

在拆除腾退之后,不少地块被绿网覆盖,成了长期闲置的荒地。今年以来,大兴区启动“揭网见绿”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植树绿化、造型布景等方式,为荒地“美颜”,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水平。大兴区园林绿化局通过“因地制宜、多元见绿”的方式,提前至6月底完成全年任务。

大兴区榆垡镇是揭网见绿重点区域之一,针对退林还耕农地、“三非”地块保粮复耕、工业区腾退地块复绿工作,通过吹好“攻坚哨”、 按下“加速键”的方法,采取耕地绿起来、林地亮起来、园地美起来的整体设计,揭网见绿面积达 240 余万平方米。

尤其是位于京开路以东、永兴河北路南侧,约2万平米长期被绿网苫盖的荒地成功变身网红打卡地,采用种树等方式进行永久绿化,全力打造绿色连廊。如今该地块已是绿意盎然、花草成丛,为城镇增添了一抹新绿,成为通往新机场的一处靓丽景观,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作用,更提升了属地大气污染防治精细治理水平。

便民服务,政企联动助力回迁社区

大兴区福海家园社区为黄村镇海户新村(俗称“一街”) 回迁房,于2021年12月底正式交房。由于周边多为在建工地,社区商业便民服务设施相对缺乏,居民也因购物不便延缓入住。

观音寺街道提前规划,通过政企联动,引进辖区优质企业“家家吉利”超市入驻福海社区,合理布局回迁社区便民商业设施。新建成的“家家吉利”福海家园店,超市经营面积达到了1千余平方米,经营品种2万余种,辐射半径2公里,辐射人口1.5万余人。通过持续关注居民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大兴区提前完成商业网点建设任务,并将坚持为民服务办实事,持续推动便民商业网点的连锁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聚焦百姓生活方方面面,以群众满意为努力方向,推动首都城市减量提质,城市生活更便利更宜居更美好……回望过去,大兴“疏整促”成绩斐然,以钉钉子精神紧盯问题解决,对重点难点问题持续跟踪督办、一盯到底,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见成效。展望未来,大兴群众的宜居家园,正一点点展现在眼前!每一项成绩背后,都见证着大兴“疏整促”以群众为先的使命担当。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新的征程又将启程。大兴区将继续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力争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李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