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调“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根本在于坚守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党始终坚守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这一路走来,有把热血与生命奉献在兰考这片土地上的焦裕禄,他用“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高尚德行,模范践行了党的根本宗旨。有把自己的双脚扎进泥土里,将扶贫作为自己“心中的长征”的黄文秀,她用青春和生命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还有孔繁森、廖俊波、杨善洲等一批优秀干部,他们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始终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一直走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身处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解民忧、帮民困、惠民生。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关键在于淬炼责任担当,切实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和重任。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这一路走来,有宁愿自己牺牲,绝不暴露目标的“革命英雄”邱少云,有18岁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战斗口号的“戍边英雄”陈祥榕,有面对危险,只要自己还能坚持就战斗到底的“烈火英雄”刘泽军。还有更多像他们一样的人,肩负崇高的使命,保护战友、守护人民群众。“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身处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肩负新的使命,要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以实际行动践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必须做到坚持敢于斗争,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敢于斗争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一路走来,有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有“只有站着死,没有跪着生”的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有克服千难万险回到祖国,最终十年“两弹”成的钱学森。还有许许多多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用行动甚至生命诠释了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都是艰苦奋斗争取来的成果。身处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心怀远虑、居安思危,坚持敢于斗争,锤炼“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政治品格,艰苦奋斗,推进新时代党的事业高质量发展。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接力棒”交到了新时代赶考人手中,在新的赶考路上,身处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抖擞精神、端正态度,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并不断探索求新、开拓创新,以钉钉子精神寻求突破,继续交出优异成绩!
(作者:田琦,北京市延庆区应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