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者难成,时者易失。身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坚定理想信念,既要“收好官”,凭实绩说话、用结果检验;又要“谋好篇”,增强紧迫感、前瞻三十年。用坚定成功的信心,闯关夺隘勇向前;用俯身实干的作风,把惠民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以攻坚克难之心完成乡村振兴伟业,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既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又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必须攻克的重难点。环境就是民生,朗朗晴空、徐徐清风就是民生之要、百姓所盼,守住生态本底,巩固优质的生态环境,需要统筹做好清空、净水、治土、保耕、护林等工作,打好绿色发展底色;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需要聚焦乱堆乱放、违法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等,推进卫生乡镇和文明城区提升工作;优化营商环境,需要聚焦民俗和农业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大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力度。这一切的基层工作,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敢于接“烫手山芋”,敢于面对“老大难”问题,努力扛起事业发展的“千钧担”,当好解决问题的“主攻手”。
以攻坚克难之心完成乡村振兴伟业,需要我们革故鼎新、善学善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善于创新才能走向进步,革故鼎新才能厚积底气,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搭建好乡村创新建设的平台、构筑起科研创新新高地,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都需要我们在人才政策保障、深挖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下深功夫,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努力开创振兴路上的新局面。
以攻坚克难之心完成乡村振兴伟业,需要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始终要铭记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坚定信心,全面总结经验成效,健全防返贫机制,持续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补齐短板、消除风险,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以大担当融入大战略、以大担当砥砺大作为,在乡村振兴路上走在前、打头阵、作表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杨莹,刘斌堡乡选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