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讯 (记者 蔡健雅)产业兴则百业兴,推进富民增收、为受援地“造血”,产业援疆成了富民兴疆的新引擎,大兴区充分发挥和田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全力实施产业援疆。2020年以来,大兴区累计投入资金5427.92万元,实施了和田县鞋业扶贫产业园补助、和田县罕艾日克镇肉鸡养殖基地建设、和田县巴格其镇、拉依喀乡乡村振兴民俗旅游景区提升、和田县高效节能温室及配套设施建设等46个重点项目,持续稳固和增加农民收入。
产业援疆促发展,产业铺就富民路
发挥和田地域优势特点,深入发掘特优产业。大兴区坚持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因地制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和田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富民兴疆注入了源头活水。
大兴西瓜成功试种和田。2021年初,大兴区发挥和田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进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技术攻关,克服育苗嫁接、栽培管理等技术难题,为和田县成功引进大兴“航兴天秀2号”西瓜,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提升核桃产业发展。为提升和田县30余万亩核桃产量和品质,大兴区充分发挥后方人才、技术、资源优势,组织协调中国科学院、大兴区及新疆林保专家,会诊研究核桃病虫害发生规律,建立虫害防控技术体系,高质量地抓好核桃管护工作。2021年,综合运用物理清除、生物诱捕、药剂防治等多种技术手段,将和田县核桃虫害发生率控制在行业标准线以下,确保了全县30万亩核桃提质增产,直接带动8万余农户实现全年收入6.12亿元,2022年预计收入6.96亿元。
打造葡萄科技示范园。大兴区在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试点打造葡萄套袋高效栽培精品园、示范园,改变以往葡萄种植粗放管理模式,避免风沙对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引导鼓励更多的农户参与科技种植、生产运营,助力和田葡萄产业发展,促进当地林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套袋种植技术将根据和田县各乡镇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可辐射覆盖全县5.3万亩葡萄种植园,预计增收5300余万元。
加大“输血”力度,强化“造血”功能
既注重解决当前面临的民生问题,更注重提升和田县的长远发展能力。这样的理念,在大兴新一轮援疆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大兴区在援建和田地区过程中,既帮扶、提升特色产业,又为和田培育新优势。
帮扶企业购置设备。新疆和田好古丽农业科技公司所在的巴格其镇恰勒瓦西村盛产核桃,这家以生产核桃油为主的核桃深加工企业的成立,有效促进了周边村民增收。通过多次调研走访,大兴区针对企业存在设备急需更新、产能不足等问题,重点帮扶捐助了260万资金,用于核桃油生产车间改造及购置自动化加工设备。
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大兴区在助力和田县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托和田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禀赋,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帮扶援助资金200万元,用于核桃王树景区和无花果王景区整体环境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在丰富旅游产品、扩大旅游消费上精准发力,推动和田县旅游高质量发展。
产业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援疆不仅让企业受益,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大兴区鼓励和引导产业援疆企业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援疆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与新疆和田的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有机结合,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了更多群众就业。
就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在“十百千万亿”工程产业布局下,利用小额信贷、产业帮扶政策等有利条件,大兴区援疆干部指导农户分类发展香菇、兔、鹅等产业项目,并做好技术服务,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加大对致富带头人培训和支持力度,带动1000余人在乡镇扶贫车间砸核桃,实现家门口就业;落地纺织服装类企业项目2个,解决635人就业;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葡萄科技示范园辐射带动当地1.7万人就业,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有力促进和田县经济健康发展。
一笔笔资金、一个个项目、一场场接力,大兴区坚持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就业,以就业改善民生,极大增强了和田县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汇聚起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强大力量。未来,大兴产业援疆定将持续发力,精准施策,一步一个脚印走实产业援疆路,一心一意推动和田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和田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