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实验小学信息中心主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如果去西藏支教没有年龄限制的话,他会继续留下来,在那片雪域高原上继续耕耘,做雪域高原上最可爱的耕耘者。
——赵振宇
在北京援藏干部教师的队伍中,有一位“可敬”又“可爱”的援藏教师,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北京市“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远赴西藏拉萨市实验小学,开始为期两年的援藏支教生活,成为雪域高原上“最可爱的人”。他就是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的赵振宇老师,他用无悔付出和无私奉献,逐梦在雪域高原上。
敢于担当 迎难而上
初到拉萨,赵振宇老师就遇到了难题:受援学校拉萨市实验小学上一任信息部门主任下乡任教,其所负责的工作出现了空挡现象,学校希望有丰富信息化经验的赵振宇能顶上这个空缺。而赵振宇当时援派的岗位是信息教师,面对发生巨变的工作安排和剧增的工作量、工作压力,他以高度的责任感接下了这个挑战。
就这样,五千多人三个校区的信息化工作就这样落到了 赵振宇的肩上。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具体又繁杂,尤其是在西藏。工作范围 从网路控制调试到文印,由于没有工作交接,每一项工作都是边摸索边展开,有时甚至需要和门卫保安了解情况。接手工作后,赵老师以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学校的信息工作进行了诸多改善,服务他人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当地教师的一致认可。
善于引领 带动发展
在15名援藏教师中,赵振宇是唯一一名以普通教师身份被当地领导和援藏管理团队选拔为中层干部的援藏教师。工作中,他深知边疆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发展抓工作,抓好理念促发展”是他的工作行动指南。
赵老师一方面对学校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梳理,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信息化工作展开的新举措:申报了信息办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深入发展》的研究课题。在课题的引领下,信息办每位老师都发挥了“种子”作用,带动了每个学科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
赵老师常说:教育援藏工作任重道远,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实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的提高发展效率。在以服务为宗旨的前提下,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西藏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这也足以看出赵老师援藏的信念和决心。
另外,赵振宇老师还带动全校信息教师搞好服务及教研工作。作为一名援藏教师,他深深地知道,单纯搞好自己的工作,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在抓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他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带动全校的教师理念转换,多次给老师指导录课,和老师谈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和他们一起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为老师做好每个需求和困难的解决处理,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认可和赞许。
乐于奉献 做好后援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赵振宇老师还热情的承担了北京援藏第十一临时党支部的工会工作。大到支部的团建的工作,小到分发物资都能看到赵老师热情的身影。为了给老师们发桶装水,赵老师会组织老师们推着小车一走就是几层楼;为了给老师们寻找合适的团建活动基地,赵老师会骑着电动车走二三十公里。就这样,本着一颗全心全意为老师们服务的心,他得到了全体援藏教师的认可。
赵振宇老师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他先后被授予 “北京援藏指挥部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援藏教师”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离不开赵振宇老师这一年来克服种种困难的无私付出,是他奋战在雪域高原的兢兢业业,是他教学生涯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