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为什么说国家植物园来得正是时候

2022-04-19 09:22 新京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为什么说国家植物园来得正是时候

国家兴,则园事兴、植物园兴,国家植物园的建设历程,就是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国家植物园建设的过程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也让关心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植物园建设的人士欢欣鼓舞,对未来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和中国植物园的建设事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家植物园建设是社会发展缩影

以前总有人说,国家兴,则园林兴。这句话放在植物园建设上也是一样的,国家兴,则园事兴、植物园兴。而国家植物园的建设历程,就是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经济条件很差,建设植物园靠的是科学家们的一腔激情。改革开放以后,北京植物园迎来了新的发展,北园陆续建设了大型展览温室、月季园、海棠园、梅园、湖区、樱桃沟等植物收集区,相关机构的科研力量也不断提升,新建了多个实验楼,研究团队日益强大。如今,我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责任。国家植物园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也算是水到渠成。

众所周知,植物园是对植物多样性开展迁地保护的重要场所,是对就地保护的重要补充,与就地保护一样不可偏废。随着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快速发展,野生植物遭受灭绝的威胁愈发严重。据估计,全世界受到威胁的植物物种数量超过30%。

而拯救这些植物使之免于灭绝,一方面依赖于建设完备的自然保护和国家公园体系,另一方面有赖于迁地保护,对野生植物进行挽救,使之在“人工避难所”里得到保护、扩大种群个体,摆脱灭绝的威胁,并实施可持续利用。

植物园的功能包括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以及植物的可持续利用等,而国家植物园的建设,更将使植物园的功能发挥到更高水平。更重要的是,植物园是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指示物。

北京是一座古老又现代的国际大都市,具有相对集中、科技资源和基础设施,而超过半个世纪的北京植物园建设工作,也已为国家植物园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有北京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在北京进行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先行先试,能够为国家植物园体系探索一条可行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为后续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样本。而国家植物园的建成,也能够为作为大国首都的北京提供一座与之匹配的国际一流植物园。

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智慧

人类社会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也离不开植物。植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氧气、优美的环境,还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粮食、蔬菜、调料、纤维、药物、工具、材料以及工业原料。可以说,植物是留住金山银山、青山绿水和浓浓乡愁不可缺少的绿色基底。保护植物才能保护绿水青山,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在城市中,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经常有一个误区。比如在公园里,一提起生物多样性,一些人首先想到的是动物,想到如何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如何吸引更多的蝴蝶、鸟类,如何让野生动物与人和谐相处,而忽略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其实是植物以及植物形成的环境。

实际上,没有植物多样性就不可能有动物的多样性。国家植物园的建设,可以为北京本地的野生植物保护提供支持,为城市恢复地带性植被、恢复和重建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提供支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够为实现“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做出贡献。

不仅如此,中国的野生植物种类占全世界的大约十分之一,早日建成国家植物园体系,切实保护中国的植物资源,就是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中国的贡献。

国家植物园如愿成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植物园事业的春天来了,中国植物园的明天更加美好。以此为起点,中国植物园的高质量建设,一定会把中国植物保育事业推向新的更高阶段,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智慧。

赵世伟(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

来源标题:为什么说国家植物园来得正是时候

责任编辑:李冬红  作者:赵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