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2021-12-30 16:07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北京市第21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 陈刚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各种思潮交锋和热点都会通过互联网在高校投射甚至被放大,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冲击和挑战。尽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引领力不强、防御能力不足、责任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第一,坚持守正创新,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凝聚力和引领力。要发挥好主渠道作用,巩固壮大网络主流思想舆论;加强网络主阵地建设,增强高校网络平台的黏性;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增强价值引导的针对性;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增强传播正能量的实效性。

第二,积极主动作为,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风险防范能力。要加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及时分析研判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精准判断风险的趋势动向,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预见性;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处置,增强监管和处置的时效性,防止被关联炒作;加强引导疏导,健全完善网络舆论和敏感舆情的引导机制,及时做好澄清引导,防止引发网络叠加效应,尽可能减少网络舆情事件;加强应急处突,健全应急处突工作体系,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妥当应对处置,防止小问题演化成大麻烦。

第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高校干部和教师队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要锻造好各级领导班子,选优配强宣传思想、党务和辅导员队伍,同时要强化网宣、网管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提升干部、教师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校园突发敏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夯实工作责任,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治学理教的各环节各方面,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和机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织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尤其是要明确“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个人言论守规矩”,强化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责任。

来源标题: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责任编辑:李冬红  作者: 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