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由长安街读书会、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跨学科交叉平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大学市场监管法治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法治轨道上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的“平台经济反垄断与互联互通”线上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竞争法研究所执行所长、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分享了 “互联互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课题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巨头数字平台屏蔽链接给中小企业和市场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巨头社交平台具有明显的自我优待
目前,手机已经变成了最核心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已逐渐成为基础的通讯运营商,微信平台一家独大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这与当年的电商垄断和电信运营商垄断类似。腾讯凭借QQ和微信,成为所有日常互联网行为最高频、最常用的入口。在此背景下,微信只向腾讯自己的下属企业,如京东、拼多多、美团、快手、滴滴等开放,不向非腾讯系的主体开放,此行为属于明显的自我优待。
巨头平台垄断加剧强势资本无序扩张
针对垄断危害中小企业以及市场经济的问题,杨东认为,微信屏蔽链接的行为,促使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流量弱势危机。屏蔽链接,放大互联网经济网络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面临存亡选择时时不得不屈服于垄断平台,中小企业和新的市场进入者被迫避让巨头染指的领域,或者以股权、收入等依方式附作为换取平台资源的筹码,无形中为这些巨头的资本无序扩张,不断扩大它的生态版图提供了便利。
垄断扭曲数字经济价值导向
杨东强调,屏蔽断链接行为放大了互联网经济网络效应,从价值导向上导致我们国家互联网企业更追求规模,而不是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行业创新。
针对此现象,杨东认为仅仅靠工信部行政指导和产业政策指导无法真正做到互联互通,反垄断手段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
(杨东: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竞争法研究所执行所长、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