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球制造业与工业化峰会(GMIS) 中国区线上首播议程

2020-12-14 08:5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第三届全球制造业与工业化峰会(GMIS)

中国区线上播议程12月19-20日

 

12月19日

上午

09:00 – 09:03  欢迎

约亨·科克勒博士,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董事会主席

09:03 – 09:23 开幕式

主旨演讲:巴德尔·欧拉玛,全球制造业与工业化峰会组委会主席 主旨演讲: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联合国秘书长 主旨演讲:苏丹·贾比尔博士,阿联酋工业和先进技术部部长 主旨演讲:李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

09:23 – 09:30     俄罗斯主题主旨演讲

丹尼斯·曼图罗夫,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部长

09:30 – 09:36 德国主题主旨演讲

伊丽斯·温克迈耶尔-贝克,德国经济和能源部国务部长

09:36 – 10:20     制造业复兴,蓄势待发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带来破坏性影响,导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工作遇阻。现存商业运营模式中不确定性激增,导致多国保护主义抬头,尤其是涉及抗疫医疗用品,全球价值链因而受到重创。外商直接投资随之下滑,全球投资流量锐减。此外,各国出台的出行限制措施严重扰乱了全球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为满足工作、家庭和社交需求,人们逐渐向虚拟世界转移,诸多信息和通信技术平台由此获益。然而,并非所有行业都能进行数字化迁移,而失业率也随疫情攀升。这场全球性的危机显然已促使大多数人迅速并深刻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方式,而这些改变将对一些行业的生存提出直接挑战。但同时,这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韧性、打造面向未来的制造业的机遇,使我们有能力去应对未来不可预见的冲击造成的破坏性影响。新工业革命将成为克服疫情干扰、推动大范围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从而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贡献。

研讨焦点:

疫情凸显了制造业对于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重要性,如何加速推进数字化制造并惠及全球各国? 如何平衡制造业发展与社会整体繁荣间的关系以促进包容可持续发展? 面对新工业革命技术革新,工业行业如何应对劳动力技能升级与再培训的挑战? 数字化以及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在全球疫后重建中将发挥什么作用?如何解决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鸿沟问题? 如何通过合作促进后疫情时代的产业和经济复苏? 我们从疫情中吸取到哪些有助于未来应对全球性危机的重要经验?

发言嘉宾:

赵厚麟,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

李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

10:20 – 11:08   重塑疫后世界繁荣

创新、创造力和生活需求仍然是人类进步和加速实现全球福祉的驱动力。疫情驱动在线学习需求激增,在教育体系中激起一波更创新、包容且可持续的发展新潮流。数字化创造了更低廉且便捷的学习方式,为缩小教育差距创造了机会,但疫情仍然暴露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加速扩大的数字鸿沟。

研讨焦点:

新工业革命技术如何协助受疫情波及的欠发达国家民众实现繁荣? 国际社会应如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支持?需要采取哪些手段? 面临哪些挑战?又应如何克服? 如何缩小数字鸿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获取线上学习的机会? 发展中国家在女性教育方面面临哪些挑战?

演讲环节:

雅伊尔·博索纳罗,巴西总统

洪森,柬埔寨首相

侯赛因·本·阿卜杜拉二世,约旦王储

对话环节:

阿尔缅·萨尔基相,亚美尼亚总统

主持人:

约翰·德福特里奥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新兴市场新闻编辑

11:08-11:57      主旨研讨万亿美元之问:数字修复时代,如何调整经济目标应对疫后变局

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经济下滑,当前正是全球企业命运的决定性时刻。工商业界有望强势归来并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从而缔造出一批更适应未来世界的公司。这场危机非同寻常,传统的应对方案均不适用。企业领导们一方面必须采取迅速有效的行动维持企业生存,另一方面许多人都开始质疑他们的行业是否仍能适应疫后变局。

CEO们如何预测疫后世界?疫情加快了数字商务普及进程,那么消费者会在疫后回归传统的零售行为模式吗?数字化会彻底改变全球经济吗?

研讨焦点:

在这个商业基础设施变更的 “大重组”的时代,企业主要领导应如何调整自己的长期客户策略和组织架构? 疫情期间,企业为确保生产采取了应急预案。企业如何利用所积累的经验来更好地规划未来? 供应链的运营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采取了哪些新的保障措施?出行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对企业有什么影响?实体工厂及其他传统工业制造模式将在未来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未来企业将如何制定经营策略?企业韧性、可持续性、灵活性和风险是否都会被重新定义? 当前,新的实力原则正待孕育,哪些经济实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企业在新的全球环境下的领先实力?

发言嘉宾:

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e),施耐德电气董事会主席兼CEO

乔·凯飒(Joe Kaeser),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CEO

杜瑞哲(Darius Adamczyk),霍尼韦尔CEO兼董事长

卡尔杜恩·阿尔·穆巴拉克阁下,阿联酋穆巴达拉投资公司集团CEO

主持人:

约翰·戴夫特里奥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新兴市场新闻编辑

11:57 - 12:20  主演讲全球价值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卡罗琳·弗洛恩德, 世界银行集团金融、竞争力和创新全球总监

 

下午

13:30-14:22   机器的崛起——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机器人产业

过去数月间,鉴于疫情可能加速当前的“机器人崛起 ”并加剧对就业的威胁,人们越发关心技术将对未来职场产生的影响。工厂大规模停工期间,我们见证了制造业掀起一波自动化改造高峰并引入了新的业务模式 ,企业将以“机器换人”调整运营机构,而这意味着一些岗位可能因疫情而永久消失。其中,食品饮料、运输和制造业的从业者受到最大冲击。然而,即便是大型科技公司也意识到,哪怕是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仍需要依靠人来完成核心工作,我们距离完全自动化工厂还很遥远。即使是疫情初期、自动化需求显著的时期,工人缺位仍然使经济受创,因为机器仍然缺乏人类智慧和适应能力。对于劳动力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教育战略和政策来适应工业行业快速变化的用工需求。教育系统则需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革新课程体系与教学手段。

研讨焦点:

面对新工业革命技术革新,工业行业如何应对劳动力技能升级与再培训的挑战? 鉴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教育体系需进行哪些变革才能符合先进制造业的需求? 面对劳动力老龄化和人口迁移,应采取怎样的新工业革命技术应用策略? 自动化将催生新的工作岗位并带动这些岗位的就业增长,这一转变如何对未来的劳动力产生积极影响?就业模式将如何改变?

发言嘉宾:

苏珊·比勒,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秘书长

克里斯·莫尔,Coal Hill 风险投资与机器人技术中心总经理

加里·费德尔, 卡内基梅隆大学制造业未来计划系主任

克里斯蒂安·皮希尼克,万德堡公司CEO兼联合创始人

主持人: 劳拉·巴克威尔,记者兼新闻主持

14:22- 15:21   新工业革命提升制造业韧性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空前冲击凸显了全球供应链脆弱性。全球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并采用更智能且风险可控的商业模式的必要性引发持续关注。人们因疫情所迫逐渐减少了与客户以及内部经营环节间的人员接触,而自动化和数字化则对企业维持生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幸新技术的出现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可视性,为企业抵抗此类冲击提供了支撑。

研讨焦点:

制造业当前面临哪些挑战?哪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面临难题?何以应对? 哪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原因何在?有哪些经验可循? 企业抗风险能力在发展中国家语境下的具体涵义?发展中国家应用了哪些策略来支持制造业应对疫情带来的全球冲击?

发言嘉宾:

马科斯·庞特斯阁下,巴西科技、创新与通讯部部长

史蒂文·沃克博士,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安德斯·弗雷德霍姆,IBM副总裁

工业产品和化工及石油行业全球业务发展负责人

塔维尔·纳伦德兰,塔塔钢铁CEO兼常务董事

印度工业联合会候任会长

马蒂亚·范蒂纳蒂,意大利议会生产活动、商业及旅游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人: 劳伦·布克维尔,记者兼新闻主持

15:21-16:10 全球本土化:从全球到地方?

全球超三分之二的贸易沿全球价值链(GVCs)开展。生产流程在进入最终组装线之前跨越了多国国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全球价值链开创了一条新的数字线程,使应用先进的可追溯系统成为可能,物流和生产规划也得以完善。此外,新工业革命及其技术进步有望克服危机带来的现实障碍,实现社会数字自由,成就经济与社会繁荣。

研讨焦点:

贸易是否将因疫情而被进一步整合到线上市场? 数字化在如何改变价值链中的具体环节,甚至优化价值链自身结构? 线上市场的诸多领域创新表现活跃,如何整合利用这些独特的解决方案,以塑造一个端到端的数字价值链,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创造无可比拟的商机? 未来全球价值链是否会围绕着供应链的灵活性而非供应链的效率来构建? 全球价值链是否将会以人口更为年轻的国家为核心重建? 经济衰退将会对供应链韧性产生哪些影响?当前各国开始囤积关键物资,这对全球贸易又有何影响?

发言嘉宾:

福尔克尔·特赖尔,德国工商大会执行董事会成员

尼古拉斯·加勒特,RCS全球集团CEO

南存辉,浙江正泰集团董事长兼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

主持人: 德克兰·科里,英国记者兼新闻主持人

政策制定者的挑战:引领经济走出衰退

16:10-16:17     主旨演讲环节 

班达尔·易卜拉欣·阿卜杜拉·胡拉耶夫,沙特工业和矿产资源部部长

16:17-17:00 对话环节

疫情期间,全球经济面临的负面影响以及全球商业回归常态时间的不确定性成为人们最大的担忧。大范围检疫隔离、出行限制和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导致消费和商业支出骤降,全球经济正在快速走向衰退。此外,包括性别不平等在内的经济不平等问题也因疫情而凸显。女性不仅薪酬低于男性,而且占到全球医疗卫生工作者中的大多数。随着商业状况的逐步恶化、失业率上升,目前的经济衰退或将延长全球经济下行的时间。

研讨焦点:

对制造业而言,这将意味着什么?世界经济复苏何时才能开始? 多国都已宣布经济刺激计划。制造商、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是否已受益? 疫情危机是否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出行习惯?对航空等相关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在决策过程中体现更多女性的声音? 各国政府需要采取哪些政策来推进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机器人、大数据和物联网将如何影响全球劳动力?

发言嘉宾:

阿尔卡迪·德沃科维奇,俄罗斯斯科尔科沃基金会主席

努尔·马吉德·马哈穆德·胡马云阁下,孟加拉国工业部部长

索拉娅·哈基祖穆兰伊阁下,卢旺达贸易和工业部部长

主持人: 约翰·戴夫特罗斯,CNN主编

17:00-17:36       挑战医疗、电信和教育行业极限:劫后重生

疫情给包括医疗、教育和电信在内的关键行业施以重压。这些行业的企业除了应对疫情外,还须直面更为深远的新现实。新一代技术有助于推动科研并加快提出应对未来新病原体、药物研发等可持续性解决方案,医疗卫生行业也认识到技术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利用大数据和实时数据来指导运营决策。同样,全球劳动力正在向远程办公模式转变,推动了对电信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的空前巨大需求。我们被迫取消了境内外商务出行,加大了对虚拟会议和移动通信的依赖。在疫情期间大部分劳动力缺位的情况下,我们也有机会成功地加快引进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来推动生产。我们正见证着传统商业模式的巨大转变,大多数公司通过虚拟会议工具重新定义了“办公场所”的概念。

研讨焦点:

区块链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如何支持医疗行业应对疫情? 电信服务供应商运营的公共网络是否能够适应行业用户的基础设施需求?哪些措施可以确保关键基础设施的稳定使用? 需要采用哪些新的规则和行为来适应远程生活模式,实现商业成功?这些规则和行为有效吗? 移动解决方案和本地数据网络如何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复苏?

发言嘉宾:

周明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副总裁

侯赛因·艾哈迈迪阁下,阿联酋的内阁成员兼教育部部长

主持人:詹妮弗·萨拉·伯恩

 12月20日

09:00-09:46     中国主题研讨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加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国环”

中国制造业在完整的工业产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政策环境支撑下,已逐步成长为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产业链、供应链“断链”危机频现,中国制造业首先受到强烈冲击。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中国制造业克服重重困难,在经营管理上迅速调整,充分利用5G、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协同研发、远程运维等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应用,并通过工业互联网、在线消费平台实现经营生产的突破与创新,缓解了“断链”压力,逐步化解产业链运转问题并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力保中国市场供应稳定,为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哪些中国经验可供各国业界借鉴?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趋势和疫后全球经济衰退的巨大压力,我们又如何谋划未来发展?                          

研讨焦点:

疫情期间,中国制造业在企业与行业层面采取了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哪些有效的经验与措施可供分享? 面对疫情中暴露出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跨境风险敞口,以及未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本土化、分散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哪些具体的数字化转型措施或企业经营策略调整能显著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疫情爆发后,有些国家声称将考虑将供应链和工厂从中国移出,中国业界对此如何看待并将如何应对? 在本轮全球经济衰退的巨大压力下,全球化的企业将面临哪些主要挑战?对于稳定全球供应链有哪些建议?

发言嘉宾:

刘启中,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谢海琴, 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贤铭, 远大科技集团执行董事

远大芯建数字科技公司总经理

主持人:

赵晓蕾,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与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上海)主任

09:46-10:50     未来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时不我待

当前, 在疫情带来的经济困境下,各国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视度降低,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努力明显趋缓。此外,石油价格骤降也对全球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大趋势产生影响。制造业在减少航空、航运、卡车运输和重工业等能源密集型行业的碳排放上面临重重挑战。利用当今的创新技术推进这些行业的“去碳化”不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也可负担。随着各国政府制定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计划刺激经济复苏,必须鼓励各国努力推动气候行动,投资于低碳化解决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尽管疫情影响持续,但许多国家都承诺致力于实现未来碳中和,并制定了大幅减排计划。

减排计划是否会生变?疫情是否可以被视为对未来的警告,敦促我们尽快对气候变化采取具体行动? 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如何确保我们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实践? 鉴于全球供应链当前困局,各国如何努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 哪些经验教训可用于减轻突发意外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如何从疫情中吸取教训,加快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如何促进能源行业发展?

上半场:

发言嘉宾:

亚历山大·诺瓦克,俄罗斯能源部部长

主持人:哈德莉·甘布勒,CNBC记者

下半场:

发言嘉宾:

苏海勒·穆罕默德·法拉杰·艾尔·马兹鲁伊阁下,阿联酋能源和基础设施部部长

主持人:德克兰·科里,英国记者兼新闻主持人

10:50 – 11:37    全球氢经济——向可持续氢能产业,造新产业价值链

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成为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最重要的能源载体。然而,并非所有工业部门的化石燃料都能实现电能替代,例如部分原材料和化学工业、重型货物、航运和航空运输行业。氢能及其衍生物提供了真正高技术且低排放的燃料,有望在那些去碳困难领域替代化石燃料。氢能产业的潜力已经得到了众多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参与者的认可。本环节将讨论氢能如何助力我们向工业可持续发展转变、如何打造新的产业价值链等问题。

发言嘉宾:

阿曼·谢奈特勒,西门子新能源业务部 CEO

德国电子电气信息技术协会主席

柯尔斯顿·威斯特法尔博士, 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专家

国家氢能委员会成员

丹尼尔·米尔斯,林德公司(澳大利亚)氢气和清洁能源产品经理

主持人:霍尔格·洛施,德国工业联合会副总干事

11:37-11:45  宣布峰会遗产倡议

巴德尔·欧拉玛,全球制造业与工业化峰会组委会主席

11:45-12:18      从工业4.0到社会5.0人工智能助力可持续未来

社会5.0涉及基础设施、金融科技、医疗、物流,当然还有增强智能等一系列支柱产业。社会5.0概念基于工业4.0,意为建立高度融合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的系统,在取得经济进步的同时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建立一个平衡发展、以人为本的社会。第四次工业革命将通过物联网、增强智能、自动驾驶和增材制造等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人类的能力。社会5.0不仅仅意为着社会各个层面的制造业实现数字化,此外还通过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实现超智能社会。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方式,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可能会颠覆我们目前所知的生活方式。社会5.0旨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实现人类而非机器对发展的掌控。这意味着新的公私合作关系,这种社会模式下,政府将能更有效地与工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开展合作,应对挑战,释放新的潜力。与工业4.0一样,社会5.0与实现联合国2030年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包容性和可持续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在实现社会5.0转型之前,我们需要克服几个障碍。政府机构需要制定国家战略,法律制度必须符合发展目的,技术能力必须有重大进步,对用户的认识和理解必须提高,而最为重要的是社会接受度。匹兹堡正在发展成为机器人创新、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重要中心,已经吸引了一些人工智能和科技行业世界领先的公司在该地区设立办事处和总部。

发言嘉宾:

比尔·彼杜托,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市长

克里斯托弗·马丁,博世公司工程和研发主任

主持人: 德克兰·科里,英国记者兼新闻主持人

12:18-12:26闭幕致辞

纳米尔·胡拉尼,全球制造业与工业化峰会执行董事

责任编辑:孙惠贤(QY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