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从自贸区报道三大特点看公共政策传播规律

2020-10-02 10:2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9月21日,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为国家试制度”的自贸试验区增至21个。此轮自贸区的增设迅速引发了一波网民关注政讯政务、参政议政的舆论浪潮。千龙智库全媒体舆情信息技术监测平台显示,截至9月30日, 舆论场中“自贸区”相关信息量达到11228条,除媒体报道外,微博平台也成为网民聚焦讨论的重要阵地。

echarts

“自由贸易试验区”信息走势图。 制图/千龙智库

本文通过梳理自贸区政策对舆情脉络的梳理、舆情反馈的分析进行点评,看公共政策及政务微博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一、“自贸区”报脉络梳

图片1

9月21日,新华社客户端发布《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入公众视野,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9月22日,中国网刊发《自贸区开启新一轮扩容 未来西部省份新设自贸区值得期待》的解读类文章重点剖析自贸区政策。

9月24日至25日,有关各地自贸区及相关政策类文章被众多媒体探讨解读。媒体关注的重点则涉及(北京)自由贸易区、数字人民币及自贸区片区规划等政策实施细节及相关政策分支解读。

9月26日后,媒体关于自贸区的报道集中在涉自贸区产业布局深度解读。

纵观自贸区舆情信息传播链,从自贸区政策方案、关键词亮点、新增自贸区特点盘点来看,体现出政务类信息发布、解读到回应舆论热点的传播规律及特点。

二、社交平台联动传播

图片2

社交媒体与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知乎等网络媒体平台成为舆情反馈和发酵的阵地。社交媒体平台沟通主流媒体与网民,使信息的传播得到互动,网民的观点得以表达。

千龙智库全媒体舆情信息技术监测平台显示,微博成为此次“自贸区”信息传播的主要社交平台,舆情声量达到3000余条,占舆情信息总量的17.78%。相关微博热搜TOP5包括“中国再添一批开放“新高地” 京湘皖浙将建自贸区”“支持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设立金融科技中心”“北京拟建设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国务院印发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及“自贸区开启新一轮扩容 未来西部省份新设自贸区值得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登上微博热搜的自贸区Top5话题中,四个话题均为主流媒体的微博报道。网友舆论普遍聚焦媒体对自贸区设立的重点报道,如自贸区扩容、数字货币、京湘皖浙自贸区等。在媒体与网民的舆论互动中,微博平台在当下的政务类信息传播中与媒体、网民的共享、反馈、联动等特点。

三、“自贸区”舆情传播三大特点

1、政策动向联动发布

微博特有的覆盖式传播模式使其成为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场助燃剂。微博问政也逐渐成为网民参政议政的创新路径。微博因快速集纳网民反馈及建议,政策制定便可与网民互动互联。自由贸易区话题涉及面广泛,各类信息联合发布。相关涉及既有方案规划、高端产业布局等宏观话题,也涉及其影响的“服务贸易”、“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分支领域新业态的发展。政策动向的联动还体现在网民的情绪表达、意见反馈、建议措施均可即时反馈给媒体,媒体根据政策动向及调整回应舆论关注。

2、信息传播全域共享

近年来,各媒体纷纷开通微博官方账号,同步报道发布。公共政策及政务类信息涉及国计民生,其引发的舆论往往波及范围广、影响力显著。兼具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表达功能的微博则有效增强了政务类舆情传播的共享性。政策信息共享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微博同时具有媒体与社交功能,广大的用户积累、即时的信息发布实现了舆论场的共建共享。就自由贸易区信息来看,相关搜索覆盖“中国新设三个自贸区”“北京自贸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一批自贸区看点多”等网民热议焦点话题,将各类相关话题以图片、视频等多维形式与网民信息共享。

3、建设意见即时反馈

微博作为社交媒体,提供转发、评论、回复、私信等网友互动功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问政于网民”。从网民对自由贸易区话题的反馈来看,网民观点建设性意见占据舆论声音主流。“要平衡自贸区建设领域内资源及基础设施分配”“融资租赁业待解决‘量多质低’问题”“落实北京自贸区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改革任务”等对自贸区建设具有参考性及指导性的声音通过微博反馈给媒体。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弱化,网民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诉求的欲望增强,活跃的网络舆论成为民意反馈的渠道。

责任编辑:孙惠贤(QY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