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舆情专业队伍建设的四大短板

2020-09-08 14:20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众所周知,舆情服务高度依赖智力成果。随着我国社会治理迈向格局构建的新阶段,专业人才缺口大以及队伍建设跟不上这组矛盾越发凸显。在舆情服务各环节,舆情分析师的水平不仅决定着舆情服务的质量,还间接影响着舆情产品迭代风向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客观来看,舆情队伍建设的短板,已经成为各级各地各平台服务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最大桎梏。

1.门槛低——鱼龙混杂乱象生

随着网络监督与问政能力的增强,舆情工作渐渐引起各级领导重视,服务受众的需求也逐渐扩大。与此同时,由于舆情行业所谓的“三低三高”特性(低门槛、低成本、低风险,高收入、高回报、高附加值),诸多商业平台、技术公司忽视了舆情服务的政治性和安全性,导致行业鱼龙混杂、风险高企。舆情工作易学难精,正因为舆情服务的低门槛、弱监管、泛标准,导致市场上乱象频出。舆情服务因之出现两个极端:一是简单报送信息预警,眉毛胡子一把抓,任何搜索引擎均可胜任;二是高端会商研判曲高和寡,在实践中异化为玄之又玄的各类处置秘籍。凡此种种,均是对舆情服务行业的长远伤害。

2.流动快——自嗟此地非吾土

在经济学中,人才就是一种资源。成熟的舆情分析师,就是舆情行业的稀缺资源,因之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舆情队伍建设之所以陷入“留不住、管不好、用不活”的怪圈,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部分舆情服务平台(单位)管理思想落后。有些管理者基于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舆情业务管理纳入平台(单位)管理的有效机制中,使舆情服务全流程管理失衡失控。二是舆情分析师心态变化。舆情服务的执行和落地,高度依赖精干分析师和权威平台的密切配合,一些分析师难以厘清专业技能与平台背书的共生关系,心态出现变化。三是职业规划天花板。目前舆情行业并无专门的职称评聘制度,主要是参考编辑、记者等评审条件,只是“看上去挺美”,无法完全解决数量庞大的分析师“边缘化”问题,一些资深分析师迫于职业发展局限只好“切换跑道”。

3.风险大——月皎惊乌栖不定

在强劲的社会需求拉动下,舆情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新的朝阳产业,诸多分析师随之成为新业态的“弄潮儿”,但也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职业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透支身体健康。舆情分析师需要在庞杂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观察网络动态,为处置舆情提供决策参考,业界调侃“点灯熬油写报告”,这种日积月累的数据处理和精益求精的信息提炼,背后往往是对身体健康的透支。二是法律边界风险。舆情服务中有时涉及法律边界与服务边界的冲突,这是个涉及经济、社会、管理和法律等的综合性问题,“刀口舐血”“踩线不越线”成为业内自嘲语,舆情服务同样讲究“时、度、效”。

4.前景淡——盛衰何得却由人

人才是舆情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一些平台(单位)之所以出现“培养人才和压抑人才同在、引进人才与人才流失共生”等怪现象,其主要成因有三。一是用人机制僵化。一些舆情服务平台(单位)以“出身”定薪酬,以资历定绩效,对于舆情队伍建设的理论方法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内部职责不分、流程紊乱、管理失据等。二是舆情服务业态固化。暂时火爆的舆情服务并不意味着可持续循环发展,“预警监测+分析报告+会商处置+形象修复”这套常规打法到底能撑多久,还取决于未来市场的变化和舆情业态的创新迭代。三是行业趋势不容乐观。考虑到舆情服务政治性强且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未来一段时间,舆情行业必将制定统一的行业准入、管理和监管标准,且对从业人员岗位的能力标准、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加强考评管理。

在各级各地加强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想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深入分析把握新媒体对执政能力的影响,就必须牢牢抓住人才这个关键。这不仅是为舆情服务品质的提升奠定人才基础,还有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约舆情分析师 颜陈)

责任编辑:孙惠贤(QY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