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民法典草案引全民热议 “人格权编”受瞩目

2020-05-29 16:4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民法典时代就要来了!”

5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有关代表团和全国政协的有关代表委员们一起审议讨论民法典草案。作为标注法治中国的新界碑,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终于走到台前,这意味着中国的第一部民法典即将应运而生。

本次人大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由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组成,共计1260条。“作为民事权利保障的‘宣言书’,民法典啥事儿都管!”“民法更全,执法理应更严。”“日常生活的基本法,包罗万象。”民法典还未真正出炉,就已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搅动舆论场。

民法典成为两会热点,舆论场持续关注66年编纂之路

微信图片_20200529160648

“民法典讨论”舆情趋势图,贯穿两会会期。        制图/千龙智库

千龙智库全媒体舆情信息技术监测平台显示,两会会期内,民法典草案作为会议议程中的重要讨论内容,舆论关注度贯穿整个会期。

公开资料显示,新中国的民法典第一次起草还是在1954年,在长达66年的编纂修改过程中接力推进。共10次公开征求意见,42万人总计贡献了102万条意见,关系着14亿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可它还是来了!带着所有人的期待。”

“民法典会迟到,但它终不会缺席。”

“作为法学生,最期待的法典终于要来了罢。”

民法典最终在本次两会上提请审议草案,不仅备受广大网友关注,同样承载着业界的期待。“这部法典,将使许多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问题得到回应,开启民事权利保障法典化的时代。”中国民法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震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必须扎根中国土壤、紧扣时代脉搏,彰显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表示,这是我国法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民法典自带话题,居住产权、隐私保护、离婚冷静期、高空抛物担责等引发热议

图片1

“民法典讨论”词云热图。      制图/千龙智库

微信截图_20200529163247

“民法典议题”词云热图。      制图/千龙智库

民法典草案几乎囊括了人一生中所有的民事行为。比如婚姻、继承、购车买房等人生大事,甚至隐私物权、物业服务等生活琐事,也都可以从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对于这部即将影响国人方方面面的法典来说,从登上两会舞台就掀起了一阵“民法典”关注热潮。

在民法典草案单独成编的7则,几乎每一编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成为网友关注的话题。如物权编中“居住产权”问题、人格权编“个人信息隐私保护”、合同编“高利贷”“霸权条款”、婚姻家庭编“离婚冷静期”“共同债务”、继承编“财产继承范围”“遗嘱修改”、侵权责任编“高空抛物担责”等问题都受到极大关注。

除了对草案编项的热议,更多的网友开始思考民法典权限的边界。“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已达70年到期怎么办?”“宠物被意外袭击致死如何协商赔偿?”“高空抛物将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不慎将物品掉落如何量化刑事责任?”民法典还未真正诞生,网友已经开始试图向法典要答案了。

“从摇篮到身故”,民法典在民法总则的基础上创新完善、权责分明,更切实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权益保障的诉求。多方专家和学者表示,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式法案将为引导国民生活、落实依法治国提供有力助推。

自媒体领衔舆论场,“人格权编”受瞩目网民担心执法尺度

据千龙网监测统计,截至5月29日,关于民法典的媒体报道达22万余篇,外媒报道1038篇。其中,微博发文数54617条,微信79621条,客户端16199条,论坛1344条,自媒体信息量占比达到66.13%,成为引领舆论场的绝对主力。网民通过微博、微信、论坛、评论等方式充分表达对民法典的期待与关注。

tu1

民法典信息来源分布图。(2020年5月22日至5月29日)制图/千龙智库

“伟大的时代诞生伟大的法典!被民法典承包的后半生应该很靠谱!”“吃穿用度,生老病死,都与民法典息息相关。”“比字典实用!这可是一部实在的床头书了!”微博平台上,网民纷纷留言表示,人生的每一阶段都与民法典密不可分。

从网民讨论话题热度可见,最受瞩目的是人格权编。本次民法典中,人格权部分单独成编。人格权是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属于法律体系中的一种基础性权利。民法典草案人格权编中,用6章、51条、近5000字的篇幅详细规定了一系列人格权保护制度。

那么,为何人格权编会被给予“特别关注”呢?网友纷纷表示:人格权构筑的是人民权利大厦。网友夏曦1808:“有法可依有底气,人格权编有尊严。”网友Happy杜肚:“快点落实吧,别再给坏人留法律的空子。”网友浅草:“人格权利是幸福生活的一部分,让生活更有尊严。”

有法可依也要执法从严。尽管众多网友表达了对人格权编的支持,也有网友提出了对执法力度和尺度的担忧。“民法更全,执法理应更严。”“希望相关人员和部门严格执法,不要让民法典成果沦为空架子。”关于立法与执法的问题,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钟兰安对千龙网表示:“选择任何一种立法技术,都有可能带来问题。如果立法过于宽泛,也可能导致执法部门执法难的问题,甚至使法律保护流于形式。权责较细的立法,就是为法律工作者保护尊重公民的人格权提供了比较详细的指引。而执法力度和尺度问题,相信也会随着国家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得以提升和完善。”

(部分内容引自人民日报、经济日报)

千龙智库舆情分析师 孙惠贤 数据支持 刘昊源 宫英慧

责任编辑:孙惠贤  作者:孙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