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10天督查30多次,是扯抗疫后腿

2020-02-18 15:59 新华每日电讯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10天督查30多次,是扯抗疫后腿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为有效推动战“疫”,适当开展督查检查有一定必要性。但是,一些地方的各类督查检查过多过频,且欠缺专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仅耗费基层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滋长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许多基层干部对此苦不堪言。

近日,有基层防控人员向记者反映,自全面打响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以来,自己所在单位在十余天里已经被当地多个部门督查检查30余次,平均每天督查检查3次以上。省、市级的督查组、督导组、检查组都来过,地方各上级部门也不落后;有的检查单项工作,有的检查综合工作;每次督导检查,单位都要填一大堆表格,写汇报材料。     

更让人头疼的是,由于各督导检查组之间缺乏统筹协调,有时会出现提要求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同时,由于督导检查组由不同部门人员组成,有些成员并非疾控领域的专业人士,对防控疫情工作不够了解,常常从部门本位出发下结论,提出一些与疫情防控关系不大的要求,基层干部百口难辩,却不得不“照单全收”“严格落实整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很显然,地方开展督查检查过多过滥,正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战“疫”任务重、压力大,而且已持续挺长一段时间,不能让无谓的督察检查再消耗他们的精力。     

针对督察检查过多过频的问题,省、市级督查检查组、各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统筹协调,多创新思维拓展途径,多关注舆情听取民意,通过这些“无创”办法加强督查的针对性精准性。要突出科学性、专业性、实效性,能压缩的督查检查项目要尽量压缩,能精简的督查环节要尽量精简,能不督查检查就不督查检查,切实为基层战“疫”减负。     

同时,各地区应完善相关机制建设,包括容错纠错机制。要充分信任、关爱基层干部,激励基层干部更加放心大胆、积极主动地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解除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为他们冲锋陷阵“撑腰鼓劲”。  (本报评论员王研、字强)

来源标题:10天督查30多次,是扯抗疫后腿

责任编辑:陈龙飞(QY0026)  作者:王研 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