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哪个词最能代表北京?哪个词最能彰显首都经验?近日,千龙智库以2019年1-12月首都城市治理网络舆情数据为样本,统计汇总出2019年度首都城市治理公共政策类、专项行动类、治理地标类及精细化服务类网络舆情热词,多角度、多领域反映出北京城市治理工作的行动决心和精细化特点。
“接诉即办”成全年焦点,城市治理公共政策反响巨大
2019年1月,北京市以12345热线为主要依托,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基础上推进“接诉即办”。“接诉即办”成为首都城市治理全年舆论焦点,入选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舆论评价积极主动,映射出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凝聚了民众关切,而且广泛融入生活,影响巨大。此外,“基层治理”“河长制”“12345”“小巷管家”“街巷吹哨”“七有”“五性”等公共政策类热词,均活跃于舆论场中,标志着以基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以民生为导向的一系列城市治理公共政策正在京华大地化为生动实践。
(千龙智库 制图)
“疏整促”贯穿全年,城市治理专项行动全面开花
2019年是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巩固提质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北京市不断加强系统谋划和综合协调,把握整治重点,拆除违法建设,占道经营、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整治,城乡接合部整治等专项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疏整促”作为舆论热词贯穿全年,“绿化”“违建”“老旧小区”“棚户区”“黑车”“腾退”等成为媒体报道高频词,舆论场呈现出“重提升、重获得、重数据、重反馈、重协同、重方法”的报道特点。
(千龙智库 制图)
“回天有我”超越“三城一区”,城市治理地标热词受关注
2019年,回天地区在《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引导下,经过一年多工作实践,在交通治理、公共服务提升以及市政设施完善等方面都取得可喜变化,治理成果引发聚焦。除“回天有我”外,“三城一区”“丽泽商务区”“南中轴线”“新首钢地区”等均成为2019年度舆论高度关注的城市治理地标热词,是北京市各级政府对城市新总规精细化治理、贯彻的有力体现。
(千龙智库 制图)
从“住房租赁“到“垃圾分类”,城市治理精细化服务受瞩目
2019年首都城市治理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治理单元越切越细。《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等精细化条例陆续出台,改善空气质量、整治背街小巷环境、提升基本便民服务点、增加住宅供地、建设租赁住房、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增教育学位、新建养老服务驿站、治理共享单车停放等一系列精细化服务举措,民生获得感大大增强。“住房租赁”“空气质量”“垃圾分类”“人脸识别”“共享单车”“公厕”等均成为舆论热词。
(千龙智库 制图)
千龙智库以千龙网大数据全媒体舆情信息技术监测平台为依托,长期跟踪监测首都城市治理类舆情,监测范围覆盖平面媒体电子报、网络媒体、微博、微信、客户端、论坛、贴吧及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等,地域范围覆盖全市16区333街乡镇、涉及46个政府组成机构,建有城市治理舆情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