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发布

2019-06-11 11:21 光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发布

日前,《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中心主任朱旭峰担任本次报告的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是通过大数据评价方法和社交大数据资源,对全球智库活动进行的综合性评价与评级。该报告通过对智库及专家言论在社交媒体中的大数据分析,推出了中国智库大数据指数(CTTBI)和全球智库大数据指数(GTTBI),公布了该机构对中国智库和全球智库的评价结果。报告采用具有客观、无偏、实时和大样本特点的大数据评价方法,通过对智库及其专家学术活动的大量无组织的痕迹数据进行回溯、追踪、提取和分析,对智库影响力进行客观评价。

《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首次发布于2016年,采取每年发布的形式,本次报告为课题组的第三次发布。《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相比于前两年有三点重要的改进:一是依据国内知名智库评价机构最新的智库评价报告扩充了本机构评价的中国智库名录;二是完善与更新了中国智库和全球智库的社交媒体官方账户和中国智库专家社交媒体账户的基础数据;三是改进了关键词搜索算法,采集了更加完整和精准的源数据,进一步降低大数据分析的误差。此外,本次报告结合2016年、2017年的数据及评价结果对中国智库和全球智库在社交媒体上的活动行为进行了趋势性的分析和解读。

《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的“中国智库大数据模块”评价了归属七种类别的1065家中国智库。中国智库行为的源数据来自于由20万个网站、2100万个活跃微信公众号、2.5亿个活跃微博账户、6155个论坛和307个主流新闻类APP构成的基础大数据平台。报告以1065家智库的全称和简称作为关键词在基础数据库平台进行初步检索,经过识别、清洗和匹配等技术环节处理,最终获得中国智库在社交媒体上的三类源数据集:1)中国智库在腾讯微信平台上运营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账户信息及发文信息;2)中国智库在全部微信空间中被提及或引用的文章及其文章信息;3)中国智库专家在新浪微博平台中的专家账户信息和发文信息。

基于中国智库大数据行为的三类源数据集,报告构建了由中国智库微信引用影响力、中国智库微博专家影响力和中国智库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三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所组成的“中国智库大数据指数(2018)”(ChineseThinkTankBig-DataIndex,CTTBI2018)。报告分别评价了中国智库大数据影响力、中国智库微信引用影响力、中国智库微博专家影响力和中国智库微信公号影响力,并发布了中国智库前100名智库的四个指数评级。2018年,中国智库大数据指数(CTTBI)评级为A++机构有(按字母排序):国防大学、瞭望智库、盘古智库、全球化智库、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在展望中指出:在当今全球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社会舆论力量兴起和各国决策体系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各国智库都在积极拥抱社交媒体,提升智库影响力。这不仅契合智库扩大其影响力的内在动因,也应和了现代国家治理的外在需求和变化的国际环境。

报告进一步指出,2018年智库在新型社交媒体上表现的更加活跃,诸多智库已开始意识到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智库社会影响力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开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运营中投入精力。社交媒体平台,尤其是微信和Twitter,不仅成为促进学界观点传播的有效工具,也发掘和凝聚了社会精英群体的网络关注力。但是,智库积极运营社交媒体并加大其在社交媒体中的行为活动并不一定能够带来智库影响受众和影响效力的广泛提升,需要恰当的结合平台传播属性才能行之有效。与此同时,全球各类机构、媒体和个人都在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塑造自身影响力,引用了智库观点的文章并不总能产生更强的社会影响力,这意味着智库在思想市场中面临不断增长的竞争对手。智库若想赢得更多的社会影响力,则需要深刻理解社交媒体的行为模式,分析精准投放策略,并增强智库研究和产品的质量。对每个智库的运营者而言,在新媒体时代这无疑是一个更加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来源标题:《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发布

责任编辑:陈龙飞(QY0026)  作者: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