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民主制度的内在缺陷及其面临的新挑战

2019-05-06 13:20 参考活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8年1月,美国政府曾陷“关门”风波,2019年1月,因为“墙”争,政府“停摆”再次上演。 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

一直以来,总有一些人对西方民主制度赞不绝口,认为它代表了当前最高水平的制度设计。但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国家深陷经济、政治、社会危机之中,民粹崛起、贫富差距加剧、种族冲突不断等现实,使西方普世价值受到严重冲击,西式民主体制也随之跌落神坛。深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西方的整体衰落,既有制度设计的问题,也与其无法适应时代进步和挑战相关。

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隐患日益凸显,是造成当前西方国家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普通大众一人一票决定谁是领导人,导致西方长期以来难以产生优秀的政治人物。他们常常作出十分错误且后果极为严重的决策。比如美国小布什时代的反恐战争、西方发达国家推翻卡扎菲酿成二战以后欧洲最严重的难民危机;法国前总统奥朗德突然决定对“伊斯兰国”动武,引发一连串恐怖袭击;英国前首相卡梅隆在有代议制的情况下非要举办脱欧公投,酿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德国总理默克尔突然决定无限制无条件地接纳难民,对国家未来造成巨大威胁。此外,由于政治人物的任期只有四年或八年,所以不可能考虑任期之后的事情,只能是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更由于政党轮替,政策缺乏可持续性。比如,美国的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三者的施政措施有诸多互相否定之举。比较典型的有:小布什是共和党,提议要搞重返月球计划,任内也投入80多亿美元,结果奥巴马一上台就给废除了;等到八年后特朗普上台,又重新恢复。这期间的时间浪费、人才浪费、资金浪费难以计数。

西方所谓权力制衡的制度安排,在客观上导致了政府工作的低效率和多民族国家的分裂。在低效决策方面,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第一次竞选总统时许诺修高铁的例子就颇为典型。从他提出修高铁到他卸任总统职位,8年时间,美国的高铁却寸铁未成。究其原因,一是民众不愿意拆迁;二是一些会因此受损的利益集团反对,如航空集团、高速公路集团、能源集团、旅馆业等等;三是相关议员要求高铁必须在自己的选区经停,否则就不予通过;四是共和党执政的州反对来自民主党执政联邦政府的决策。其实,在今天的美国,不止是修高铁,许多重大决策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对此,德国新闻电视台曾评论称,不止是美国修不出高铁,德国到2020年都无法保证正式启用柏林新机场,这说明党派之争令西方国家越来越难以完成需要各方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重大工程。同时,西方所谓的民主也难以解决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问题。当前,西方多个国家都面临解体的威胁,如加拿大的魁北克、英国的北爱尔兰和苏格兰、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区、法国的科西嘉、比利时北方的弗拉芒和南方的瓦隆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旦走向西方民主,第一个灾难往往就是国家解体:苏联、前南斯拉夫、捷克和斯洛伐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前苏丹都是如此。可见,一个多民族国家实行西方民主,即使勉强维持统一,其治理的代价也非常高昂,而且在中央政府作出一而再的让步后也往往于事无补。这两个方面,可谓是西方民主制度内在性、致命性的缺陷。

此外,西方民主面临着互联网引发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互联网刚刚出现时,西方认为中国等非西方体制国家将因面临网络的冲击而崩溃。结果却是中国日益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不可遏制,反倒是西方的民主机制在网络时代有崩溃之虞。一方面,互联网大大减少了政治参与的成本,一个普通人可以因为个人特质而崛起成为国家领导人,这已对西方社会中传统建制派力量构成冲击。特朗普就是典型的依靠网络崛起的政治素人。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了选民之间的对立和分裂。同时,互联网还大大降低了一个国家干涉另一个国家政治的成本。对于西方而言,一旦选举都能被第三国操控和影响,民主运行的基础就不存在了。《经济学人》就曾以《社交媒体威胁民主?》作为封面文章对此有所讨论,称“通过散布谎言和愤怒情绪,破坏选民的判断、加剧党派偏见,社交媒体腐蚀了被认为会促进自由的政治交易的环境”,呼吁约束对社交媒体的滥用,认为“这对于自由民主的利害关系再大不过了”。

综上可见,西式民主制度并不是“万能药”,它若解决不了内部问题,跟不上时代潮流,也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参见:《西方普世价值为何跌落神坛》《美国为何建不成高铁?外媒:政客争吵把项目拖成了“烂尾”》《民选暴君时代来临》等)

责任编辑:闫鹃(QY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