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美好生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

2019-04-08 12:32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美好生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

沈湘平 刘志洪

当前,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意味着,人们幸福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保障已经基本具备。或者说,事实上,人民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美好生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其实是对更美好生活的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方面,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质言之,当前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较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以往没有被突出的“软需求”逐渐上升为刚需

同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相伴随,人们的生活需要也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例如,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以及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需要,特别是尊严、体面、自由等主观色彩很浓的需要,还有提升自身文化素质、追求全面发展的需要等日益凸显,这些成为衡量生活是否美好的重要因素,而不再是简单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这些“软需求”只有被充分地尊重、理解和满足,人们的生活水准和生活满意度才能有明显的提升,而这又将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与发展。否则,即使经济发展了,人们对生活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也可能停步不前,甚至还可能出现倒退。我们做工作必须说服人,掌握群众。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因此,转变观念,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这些新的变化入手,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加顺利地展开并富有成效。当然,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以往的“硬需求”或者说物质需要仍然存在,并将持续变化与发展,也不能忽视和松懈,而应给予更高水准的满足。它们不仅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性维度,而且构成“软需求”及其实现的根基。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比较的特征

人类总是生活于对其比较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幸福美好生活就是比较出来的。一方面,人们的美好生活、更美好生活是与自己的过去比较而言的。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信息日益公开、透明的时代,人们的美好生活还与“他者”即别人、别的单位、别的行业甚至是别的国家进行比较。很多时候,人们不是将生活跟自己的过去相比,发现当下生活的“美好”,而是跟他人的生活比,看到自己生活中的“不美好”。马克思曾经以住房为例对此作出生动的分析:“一座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茅舍模样了……那座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感到受压抑。”随着社会交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好生活需要的这种比较特征愈加强化。人们能够更为迅速、清楚地掌握他者的美好生活状态,美好生活的“历史水平线”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与此同时,生活中的“不美好”也在这种背景下加倍暴露、凸显出来,成为不堪忍受的对象。

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认知处于变化中

人既是生理的存在,也是心理的存在,还是心灵的存在。现在中国人普遍认识到生理、心理层面的满足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性,很多人还认识不到幸福美好生活最为根本的是要让心灵得到安顿、精神拥有家园。在很大程度上,这正是一些人没能感到幸福美好乃至感到不幸福、不美好的重要原因。现在我们毕竟经过“富起来”,已经进入“强起来”阶段,“强起来”就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准全方位的提升,以往被相对忽视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更根本的因素应该得到凸显。否则,不懂得美好生活的真谛,就谈不上实现美好生活。

在自在状态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永远没有止境

“美好生活”虽然并非一个文学概念,而是一个严格的伦理学、政治哲学概念。然而,生活和历史的经验都告诉我们,有美好和更美好,但不会有最美好。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一定程度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促成现实的美好生活,但现实的美好生活又总是生成新的、更高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作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另一方,不平衡不充分其实是发展面临的永恒问题,通过不平衡不充分到新的平衡充分再到新的不平衡不充分,如此往复,螺旋式前进,发展才成为可能。否则,彻底、绝对的平衡和充分也就意味着发展的停滞或终结。因此,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可能被绝对地满足,对此应有清醒认识和充分心理准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当然,从较低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到较高层次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本身就是美好的。而且事实上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深层、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不同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有共同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

同为中国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天然具有相通、相同的方面,然而,矛盾无处不在,当前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存在着“人民内部矛盾”。不可否认,由于社会阶层、群体的高度分化,利益多元化、价值观多样化成为客观事实,利益冲突、价值观矛盾在所难免,不同阶层、群体、个人从自身出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时有冲突。例如,生活中常见所谓“邻避效应”——人们反对将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环境质量、资产价值也即有可能妨碍自己美好生活的设施(如化工厂、核电站、垃圾场、殡仪馆等)建设在自家附近,但并不反对其建在别处。凡此种种,客观上凸显出一个“谁的美好生活”的问题,“美美”矛盾、诸善冲突的问题。大家都追求美好生活,结果却因为各自的美好生活之间存在冲突而美好不起来。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从主体角度理解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它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甚至可以认为,这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展现,而对它的解决也成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真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关键。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来源标题:“美好生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

责任编辑:陈龙飞(QY0026)  作者:沈湘平 刘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