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带来公平?1%坐拥40%的财富

2019-03-01 09:11 参考活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新自由主义制度正导致美国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图中这个位于美国东部的小镇,居民家庭年均收入仅为全国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

一直以来,西方都在大力鼓吹新自由主义,认为以推行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为核心内容的新自由主义能够调节社会矛盾、维护自由竞争。殊不知,这种制度造成的贫富差距扩大化等问题正不断撕裂着美国社会。

2019年2月7日,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刊登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祖克曼的最新论文。论文数据显示,美国财富集中程度情况在这100年内呈现U形曲线,即上世纪20年代,1929年大萧条之前,0.1%的美国人坐拥该国25%的财富,如今近100年过去了,美国人收入不平等的情况又回到了当初的水平。

我们知道,1929年的大萧条彻底暴露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弊端。于是,着重主张以扩大政府支出创造需求和通过政府干预推动经济增长的凯恩斯主义便应运而生。“罗斯福新政”则以政策实践的形式表明了凯恩斯主义的有效性,并使凯恩斯主义上升为主流经济学,主导宏观经济运行长达40年之久。在这一阶段,美国贫富差距呈现出在大萧条后迅速收拢,经罗斯福新政和二战经济后再度下滑,于上世纪70年代达到谷底的U型曲线。

随后,以20世纪70年代初期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为导火线,导致整个世界陷入了“滞胀”(高通胀、高失业、低经济增长)的困境。面对“滞胀”,凯恩斯主义政策束手无策。在此情景下,新自由主义再次勃兴。而自80年代起,美国人的收入不平等情况急速恶化,普通美国家庭的收入并无明显增加,而占比0.1%的最富者的收入增长了4倍,占比0.01%的最富的美国人要比1973年时富裕7倍。进入21世纪,这种收入不平等已经逼近“20%关口(即0.1%的美国人所拥有的该国财富占比)”。祖克曼表示,“美国财富集中水平已经回到了‘咆哮的二十年代’(即上世纪二十年代)。”

“1%俱乐部”的情况也是如此。2016年占美国人口1%最富有的一群人,手握全美38.9%的财富——这也已经回到了上世纪前叶的水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1%俱乐部”成员仅有约126万户家庭,平均每户拥有2680万美元的财富,超总体平均水平(所有财富除去所有家庭)40倍。横向对比,能入选“1%俱乐部”的家庭,年均收入至少超过其他99%家庭的26.3倍。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没有算上福布斯400强的财富。该调查数据采自美联储旗下的消费者金融调查项目(SCF),并未将福布斯财富榜计算在内。若将福布斯400强财富数据算进去,“1%俱乐部”在2016年坐拥美国资产比重已达40.8%。

祖克曼指出,就贫富差距来看,目前世界上除了俄罗斯,还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这般严重。更直观一点,《华盛顿邮报》曾在2017年指出,若把美国比喻成“美国派”,那最富的前20%人,可吃上90块“美国派”;最穷的20%人,不仅没的吃,还得倒贴出1块“美国派”。

英国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撰文明确指出,近40年来,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源就在于新自由主义。事实表明,以推行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为核心内容的新自由主义,实质是维护富人阶层利益,让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思想和政策体系。它所带来的是贫富差距扩大、不平等加剧、资本绑架民主、富豪统治和金钱政治,严重违背了公平原则,侵蚀了公众利益,撕裂了社会,导致民主制度劣质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具有深刻的破坏性。

(参见:《美国贫富差距退回100年前,最富1%坐拥40%财富》《新自由主义是怎么祸害世界的?》)

责任编辑:闫鹃(QY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