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只是插曲?西方民主制度弊病的产物

2019-02-03 08:44 参考活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图为2018年12月8日,“黄马甲”示威者在法国巴黎与警方对峙。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一直以来,都有人无视西方民粹主义的危害,片面鼓吹西方民主制度,认为民粹主义在西方民主制度的进程中只是插曲。实际上,民粹主义是西方民主制度弊病的产物,只要根本性问题无法解决,民粹主义就不可能会消亡,反之会不断扩张。

2018年以来,民粹或者有民族主义倾向的政党持续在欧洲各国攻城掠地,从政治光谱的边缘逐渐形成对传统主流政党的“合围”,在选举和民调中表现抢眼。4月,匈牙利“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所在执政联盟在大选中赢得压倒性胜利。6月,西方首个民粹主义政府在意大利成立,随即推行了强硬的反移民政策,并在财政问题上与欧盟发生激烈冲突。同月,高举反移民旗帜的斯洛文尼亚民主党也在大选中成为该国第一大党。9月,瑞典民主党在大选中获得17.6%选票,巩固了第三大党的地位,有机会成为“造王者”从而跻身新的联合政府。同月,在德国民调中,民粹倾向较浓的德国选择党,支持率达到18%,超越百年老党社民党成为民意层面的“第二大党”。在芬兰和奥地利,极右翼政党也参与到联合政府中。除此之外,希腊的“激进左翼联盟”和“金色黎明”党,西班牙的“我们能”党,法国的“国民阵线”(2018年6月改名国民联盟),英国的独立党,荷兰的自由党,葡萄牙、瑞士和丹麦的人民党,捷克的“自由与直接民主”党,斯洛伐克“我们的斯洛伐克”党,保加利亚的“爱国者联盟”等,均在各自议会中走出边缘地带,开始扮演越来越不容忽视的角色。

与此同时,欧洲主流政党麻烦不断,频频受到“民粹化”的冲击,不仅中左翼政党的失势仍在继续,一些主流政党还陷入四分五裂、濒临消亡的局面。在瑞典,首相斯特凡·勒文于2018年9月25日被议会罢免,欧洲“最后一个中左翼政府”面临失守。在德国,基督教联盟党自2018年大选以来一直麻烦不断,先经历了长达半年的组阁危机,接着是基民盟、基社盟的内讧,在巴伐利亚州选举中,基社盟自1962年以来首次失去绝对多数席位,两党民调支持率也不断创造历史新低。在法国,马克龙推进的改革阻力极大,收效甚微且民众抗议不断,其内阁接连失去重量级人物,本人的民调支持率也一度跌破30%。可以说,欧洲传统的主流政党在民粹主义的冲击下,日渐式微。

当前西方民粹主义的抬头,恰恰是西式民主政治弊病的一种反映。西方的竞争性选举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是表达意愿、形成共识的方式,也可能成为扩大分歧、制造分裂的工具。在欧美经济社会危机日重的形势下,民粹主义利用选举制度绑架民意;而政客们,为了赢得选举,也反过来利用民粹主义,人为地煽动矛盾和对立,撕裂社会认同,加剧族群间的敌意。这使得民粹主义在西方无法从根本上被抑制,一旦条件合适,它便会死灰复燃。

可以预见,未来五至十年内,民粹主义仍将是影响西方主要国家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甚至可能成为欧美社会的主流民意。由它而衍生的政治保守主义、经济保护主义、社会排外主义、文化封闭主义,不仅会给西方各国带来消极影响,甚至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不可忽视的外溢效应。

(参见:《民粹主义只是“插曲”,还是西方民主衰落“信号”?》《民粹主义何以在西方不断坐大?》)

责任编辑:闫鹃(QY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