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体检费纳入医保宜早不宜迟

2019-01-15 09:59 黄河新闻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网络智库:体检费纳入医保宜早不宜迟

智库话题:

临近年底,许多单位都会组织员工去医院体检。但是,除了单位组织,很少有人能做到定期体检,体检费用过高且不能报销成为了最大的障碍。目前,常规体检测血糖量血压等,基本已经做到家庭保健和社区诊疗范畴。而更为高端的体检却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老人体检基本套餐已大于三千元,许多人都负担不起昂贵的体检费用。

定期体检无法落地,导致发现疾病时已经使患者苦不堪言。以胃癌为例,目前日本、韩国的早期诊断率在80%以上,我国还不到20%。对此,有人提出,能否把体检费纳入医保。

有效地降低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日本靠的是早期筛查。近30年来,日本逐步对40岁以上人群提供乳腺癌、宫颈癌等常见癌症的国民早期筛查。在防癌领域,更是从1984年起便开始实施3个抗癌10年计划,至今已经进入第三个抗癌战略10年计划尾期。2015年下半年日本厚生省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40~49岁人群中,2011年的胃癌发病率是1983年的二分之一;2013年的胃癌死亡率比1983年减少了五分之一。

智库专家: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 谭克俭

山西财经大学教授 白凤峥

体检纳入医保是必要的,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 谭克俭

重视体检符合“健康中国”要求和我国传统医学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原则之一,就是要求把握健康领域发展规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而对于疾病的预防,体检是重要的前提之一,这也就是“健康中国”强调的健康领域的发展规律。这个理念更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祖国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和核心理念。所以,预防为主,体检必先行。

体检对保障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医学提倡对于疾病要做到三早: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发现是重要的前提,早发现的主要手段的就是体检。现在常常在微信等自媒体中发布依据自我感觉来判断并发现疾病,但自我感觉和简单检查只能发现个别的疾病且不准确,而早发现最可靠的就是体检。现代医学的身体检查设备越来越先进,能够发现多种疾病的早期甚至超早期发生或趋势,最先进的基因检测还可以确定某些疾病的发生概率,而这些只有体检才能发现和对身体健康状况的正确认识。所以,体检已成为健康保障的首要选择和无可替代的手段。

体检费纳入医保有利于医保的可持续

不可否认,体检费纳入医保会增加医保的支出,但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如果没有体检早发现早治疗,疾病到了严重程度住院治疗将需要更多的治疗费用,占用更多的医疗资源。一个癌症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可能只需要几千元几万元,而如果到了后期发现治疗的费用就会成倍增加了。更多的疾病早发现后只需要注意和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效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在我国实现全民医保全覆盖的条件下,治疗费用的增加将直接导致医保支出的增加。所以,科学而合理的体检费用纳入医保,总体上将会减少医保的支出,从而提高医保的可持续性。

体检纳入医保需要法律的进一步支持

目前我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主要分为职工医疗保险与居民医疗保险两大类型,对于体检的项目和报销标准的规定不尽相同,差别也较大。我省的职工医疗保险一般分统筹帐户和个人帐户,统筹帐户主要用于住院支出,个人帐户则主要用于门诊使用,而个人帐户是可以用于支付体检费用的。居民医疗保险则不同,大都没有安排体检项目,只是很多地方安排了老年人体检,但问题是覆盖面有限,费用有限,几十元到一二百元,因而体检项目也有限,有的甚至对多数疾病起不到早发现的效果。因此,需要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对体检费的使用在医保中做出一个规定,既合法化,又规范化,真正起到体检应有的作用。

体检项目需要进一步研究细化和降低费用

近几年体检的费用提高很快,城市中普遍的都在千元以上,几千元的体检也不稀奇。这样的体检价格下,全民体检都让医保报销,医保是不堪重负的,而且很多体检项目也是不必要的。因此,要让体检既起到疾病早发现,又让医保能够合理负担,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确定体检项目,年轻人、老年人要有所侧重;二是对体检项目要确定重点,不宜所有项目年年检查,可区别对待,有的项目一年检查一次,有的可以两年或更多时间检查一次。当然有的可能需要半年就得检查一次;三是再审查确定体检价格,尽量在保证体检单位成本收益的情况下降低价格,减轻医保负担。实际上,这个操作空间还是很大的。

要加强对体检机构资质的认定和监管

体检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无疾检查,可以认真对待,可以马虎应付,但都容易交代;二是查出毛病是大概率,但查出疾病是小概率,特别是要紧要命病更是极小概率;三是多是公费开支(包括民营企业等非公机构),例行公事,这就容易形成多方不在意。这三个特点给体检行业以较大的弹性空间和回旋余地。因此,现在的体检机构也是鱼龙混杂,网上不时曝出体检机构丑闻。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保障人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高度,站在拯救小概率病人生命与痛苦的角度,加强对体检机构的审批和监管,建立退出机制和法人终生禁入制度,切实保证体检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预警效能。

让医保从“保治病”的本位,扩展到“防未病”,需要更多谨慎

——山西财经大学教授 白凤峥

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成立,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基本医疗保障的发展寄予了更高期望,其中对体检费能否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医保)补偿的范围也给予高度关注。

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依据法律法规建立,为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提供因疾病所需医疗费用资助的一种保险制度。按照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的项目有“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也就是说,现行的法律规定,基本医疗保险为了保障“疾病治疗”而建立的制度,体检是疾病预防环节,超出了医保资助的范围,“体检”费用也就不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补偿的范畴。

在我国虽然定期体检的意识尚未普及,但随着国民收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身体健康给予高度关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体检医疗机构,也充分说明社会公众的“体检”意识逐步提升。

体检费用纳入如果纳入医保,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医保基金能否实现收支平衡的问题。现行医保制度实行的是“以收定支”的筹资原则,将体检费用纳入医保,确实可以“防病于未然”,在不增加单位、个人缴费、不降低“疾病治疗”后的费用补偿水平的前提下,如何能够保证医保基金的可承受、可持续运行,这是一个难题。

体检如果要纳入医疗保险,基础是建立精确的医保基金精算模型。通过精算测算出那些“体检项目”费用可列入,支出在什么范围内能够承受,同时不降低有限的医保资金使用效率,不影响“疾病治疗”后资助水平。没有精算这项基础工作,单凭主观愿望出发,难以保障医保基金的可承受、可持续运行。

其次,体检市场的规范发展问题。近年来健康体检机构发展快速,但市场不规范问题时有曝光,一些民营体检机构医生资格“挂牌”较多,真正注册在体检中心的医务人员有限,甚至有一些体检机构从大医院租借注册医生、护士的执照来应付检查。体检市场存在着“体检必有病、体检搞大套餐、体检医生资质不足”等乱象,如果将体检费纳入医保,这些乱象必然会影响到医保基金用于治病的资金使用效率。

如果“体检”纳入医保,前提是规范体检市场。这需要政府医疗保险监管部门出台相关监管、处罚制度和实施方案,配置专业队伍,提高监管能力。

体检如果要纳入医疗保险,受到现行法律的约束

《社会保险法》并未将将基本医疗保险资助前移至“体检环节。”因此,从法制化角度讲,在《社会保险法》未做修订调整之前,“体检”纳入医保范畴缺乏法律、政策依据。

如果“体检”纳入医保范畴,关键需要修改调整已出台《社会保险法》。从依法治国角度讲,既然我国已出台了《社会保险法》,体验费用是否纳入医保,需要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论证,综合社会公众需求,考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可承受能力,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社会保险法》的修订给予确定。

就目前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来看,让医保从“保治病”的本位,扩展到“防未病”,需要更多谨慎。尤其在“健康体检”市场过度商业化的背景下,可能会出现盲目报销,增加医保负担,最终殃及医保资金用于“治病”效果。较为可行的是提高人们的商业保险意识,更多依靠商业保险普及。据公开资料公布的数据,在发达国家中,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主要是“体检费用”)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占比约10%左右,而我国这一比例不足2%。商业保险逐渐与基本医疗保险结合,也有助于体检的规范、普及和降成本,这样分类别互为补充的医疗保险体系,有助于提高全民体检普及率和缓解体检费用过高的压力。

来源标题:网络智库:体检费纳入医保宜早不宜迟

责任编辑:陈龙飞(QY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