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对“黄背心”运动做出让步。来源:新华网视频)
一直以来,总有一些人对西方制度推崇有加,但近期法国持续发酵的“黄背心”运动,却让人们对西方制度在国家治理、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效率产生质疑。
法国“黄背心”运动表面上是起源于法国民众不满国内油价的飙升及政府提高汽油税计划,但背后则隐藏着法国严重的社会和政治危机。从根子上看,则是法国现行社会模式,已经严重不适应法国的现状。尽管马克龙政府意欲通过改革,对治理模式进行调整,但是改革举措对富人的照顾,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以税改为例,马克龙在上台后,将前任总统奥朗德曾推行的“巨富税”改为“不动产财富税”,仅对个人名下的不动产征税,剔除了对金融资产的征税。这使得富人得到减税,中下阶层却未能从中受益,加剧了贫富差距,从而触动了法国普通民众的神经。
从经济角度看,这场示威运动严重干扰着法国(欧盟)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耗中或将加剧法国的衰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元计价的法国GDP是负增长的。法国2008年GDP为2.918万亿美元,这一数值到2017年下降到2.583万亿美元,降幅约为11.55%。经济负增长的背后,是法国不但在互联网等新经济领域几乎毫无作为,传统的优势产业如高铁、大飞机、核电和军工等行业,也逐渐被新兴国家蚕食。在这种背景下,马克龙上台后推出系列改革措施,但却引发民意反弹,这场骚乱便是法国民众对部分改革的一种否定。从当前的形式来看,该活动已对法国经济产生“严重和持续”的影响,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称“抗议活动波及地区的批发业销售额下降15%至25%,零售业销售额下降20%至40%,餐饮业营业额下降20%至50%,酒店业的预订人数更是罕见地下降15%至20%”。马克龙政府如果不能快刀斩乱麻,骚乱持续无疑是法国经济的噩耗,无休止的政治动乱可能随之而来,法国的经济可能永远不会有春天了。
此外,“黄背心”运动的出现,也表明法国民主机制失灵,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发言渠道不畅,诉求难以表达,议员们不被信任。据公开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被访者同意此次运动的主张,认为马克龙政府在改革上一意孤行,无视普通选民意见,不能有效倾听不同阶层的声音。《费加罗报》的调查也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称黄背心抗议者之所以上街就是因为没有发声渠道。这些抗议者大多数来自法国经济发展缓慢、人口下降、社会服务设施减少的地区,特别是乡村地区、山区等,他们的平均收入要低于全国水平、所在地区就业率低下。他们代表的是“农村法国”、“边缘法国”,这是长期被人们忽视的另一个法国:是一个长期被城市地区、高科技工业中心所遮蔽、偏僻、相对落后、生活水准相对较低、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减少的法国。也因如此,“黄背心们”对政界、媒体、中央权力均持强烈的戒心,对城市阶层、工商银行阶层均有敌意,特别抱怨政界、企业界、银行界上层的高收入。他们要求直接民主,要求还权力于人民。
“黄背心”运动的影响,已经不再局限于法国,正在向比利时、荷兰蔓延,因为法国所面临的“高税收、低增长、高债务、悬殊的贫富差距”等问题,不仅仅是法国的问题,而是整个欧洲的普遍问题。这说明,随着经济的恶化、穆裔移民的冲击、右翼势力的强势崛起,西方民主体制以及欧洲引以为傲的福利社会,正在越来越不适应当下的形势。
(参见:《“黄背心”席卷巴黎,法国已进入“公众民主”时代?》《法国“黄马甲”第三波抗议运动急剧上演,巴黎在燃烧!》《法国“黄背心运动”何以难平息?》《自由引导人民卷土重来?法国"黄马甲"凸显贫富对立》《餐饮业营业额下降20%至50%》《法国“黄背心”骚乱,敲响了西式民主制度的第一记丧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