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那么多国家的“改革开放”都失败了,中国却成功了?

2018-11-19 10:23 参考活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改革开放40年)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总有些人认为,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不能说明什么,称只要进行“改革开放”,就必然会带来繁荣昌盛。然而,从实践层面来看,不论是埃及、印度、伊朗,还是苏东国家,在改革开放方面都是成功的少,失败的多。以苏东国家为例,从1985年至2018年间,26个苏东国家中,除了表现最好的土库曼斯坦(一个油气资源排名全球第四、人口却与深圳的宝安区差不多的国家)之外,其余25个国家中,只有6个国家在这33年里人均GDP增长超过了两倍。有9个国家的人均GDP水平几乎没有提高,甚至有所降低。与之相比,中国在上述时间段内的GDP却增长了近7倍,可谓一骑绝尘。这样的对比说明,只有所谓的改革开放并不能够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还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要选择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比如俄罗斯,它在改革过程中对西方体制“拿来就用”,反而造成社会的混乱和经济水平的下滑。上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政府急于扭转因为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造成的困境,迅速移植西方体制来发展国家。实行了以“休克疗法”、大规模私有化为核心的经济转型,但这种激进做法很快导致社会混乱。苏联曾经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超级大国,但继承苏联的俄罗斯却在短短几年中呈现出急速衰落的形象,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1992年至1999年的8年中,俄罗斯GDP累计下降40%,政府连支付工资和养老金都有困难。曾有俄罗斯学者毫不讳言地表示,叶利钦时期的转型“是一条通向灾难的道路”。而中国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出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摒弃西方主张的全部取消政府干预,而是进行渐进式改革,较好地发挥与协调了政府与市场两方面的作用,逐渐在动态过程中使计划与市场达到一种比较均衡的状态。这样既推进了改革,又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是政治和社会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部分改革失败的国家也是在这上面吃了亏,它们虽然为改革开放而颁布了不少政策,但却因政治动荡而难见成效。最典型的例子如乌克兰,原本也有着“欧洲粮仓”的美誉,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称得上当时世界第三的军事强国。然而短短20年不到,就因政局不稳导致经济发展不振,虽然它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在2018年的人均GDP水平比1985年还低了27%。而中国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感受到中国是一个非常稳定和安全的国家,这大大有利于经济发展工作的开展。可以说,中国在过去的40年里之所以发展很快与政治及社会稳定分不开。 

三是需要具有一个有效的政府,可以持续推动改革的深入。这并不难理解,每一项改革都必然导致利益重组,越是激烈的改革,利益重组的广度、深度和烈度越大,翻船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要应付这种局面,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政府,能够掌控全局,调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缓和、减轻随利益重组而来的冲击,克服各种各样的抵制和阻碍。否则,改革将寸步难行。以印度为例,虽然它被西方视为民主改革的“标杆”,改革开放也有30年了,但成效却并不显著。二战后的印度也是亚洲地区的经济大国,甚至比我国都还要富裕不少,但现在的经济规模,连我国的零头都赶不上,人均GDP只有1600多美元,差距十分巨大。究其原因,印度政府的办事效率低难辞其咎。在每一个重大的基础设施规划上,印度政府的决定都要经历各方扯皮、反对派反对,一项建设,能拖个几年都搞不好,为此,严重拖累了改革进程和印度经济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政府的效率要高得多。大规模的修路、修桥、机场、城市建设等可以快速地推进,而基础设施的快速推进,直接改善了经济发展最基础的环境。

由此可见,中国的改革开放并不是“简简单单就取得了成功”,而它留给我们的经验也是弥足珍贵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发展中国家来中国“取经”了。

(参见:《很多国家的“改革开放”都失败了,为什么中国却能成功?》《中国为什么成功——纪念改革开放40年》《苏东国家转型的代价》《乌克兰:是如何在20年内,败光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家底》《印度改革开放也快30年了,为何跟我国经济差距这么大呢?》等)

责任编辑:闫鹃(QY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