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美贸易战忧心忡忡的美国农场主 新华社记者 汪平 摄)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一些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将受到“贸易战”的重创,其实,“贸易战”是把双刃剑,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美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特朗普意图通过发动贸易战“让美国再次伟大”,却令美国的制造业、养殖业、种植业均大受打击,损失不轻。
首当其冲的是美国的制造业。首先,加征关税造成的钢铁、铝和零部件成本增长以及其他国家的报复措施,将导致美国被这些市场拒之门外,企业不得不开始考虑暂停招聘和投资,“美国失去的就业岗位要比增加的多得多”。世界贸易咨询公司发现,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以这些金属为原材料的制造业将获得3万个岗位,同时却将损失40万个岗位。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在不考虑其他国家给予报复措施的情况下,美国对汽车产业加征关税也将导致国内19.5万人失业。今年7月,福特公司公布的第二季度盈利的1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50%,原因是中国市场的销售疲软。近日有消息称,其将于近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裁员。预计此次面临裁员风险的员工将达到7万左右,所占比例将近全球员工总数的一半。其次,高关税造成的成本提高将通过产品或服务价格的上升向下游传导,最终让美国民众买单。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助理伯鲁斯亚克(Kirill Borusyak)向德国公共媒体《德国之声》表示:目前实施的加税政策,可能使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多花费112美元,无论贫困还是富裕,所有家庭都会受到影响,“受影响最大的是购买电子产品、化学产品、塑料和橡胶制品以及金属制品的消费者”。
养殖业情况也不容乐观,产品销路的桎梏越来越沉重。美国多名养殖业相关人士表达了担忧情绪,认为美国在贸易方面的举措将令乳制品,猪肉、大豆、玉米、家禽等出现生产过剩的情况,不利于行业发展。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美国乳制品生产商目前拥有13.9亿磅过剩的奶酪。如果把这些多余的奶酪分给美国公民,那么每个人拿到的奶酪都将超过两公斤。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数据,美国的牛肉、猪肉、家禽和火鸡的冷藏库存量已超过25亿磅。
另外,美国的种植业也损失惨重。《纽约时报》7月的报道称,一个农场小组的研究估计,美国的玉米、小麦和大豆种植户已经在经贸摩擦中损失了130亿美元,比政府提议的补贴金还要多。美国政治新闻媒体《国会山报》也发声表示:美国大豆种植者警告说,特朗普总统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将对他们的行业造成“严重损害”。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密苏里州的一位第五代牧场主卡莲娜·布鲁斯的文章吐槽经贸摩擦:是我们农民让特朗普当上了总统,可现在他的经贸政策快让我们窒息了。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没有改善贸易失衡,反而加大美贸易逆差,一系列打击中国贸易的政策令对华贸易逆差不降反升。美媒VOX新闻网站发文称,9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341亿美元,比去年同比增长13%。这使得美国今年以来对华贸易逆差达到2258亿美元——比2017年同期大幅增加约300亿美元。中国对美国创纪录的贸易顺差表明,特朗普的战略“正在失败”。
在当前产业链和价值链已高度国际化的背景下,美国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早已不得人心,令美国陷入重重危机。近日,前美联储主席沃尔克(Paul Volcker)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表达了对美国经济和政治现状的担忧。沃尔克说,尽管美国拥有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拥有强劲的金融市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土地,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世界第一的军事力量,但是如果美国政府继续一意孤行走向贸易保护和逆全球化的方向,其经济高速增长将难以持续,金融风险也会不断累积,美国再次强大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参见:《美国为什么劝不住180家企业来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