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公平?你只是不了解其中的“教育分层”概念

2017-06-28 15:58 参考活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当前有些人一直宣称,美国教育代表的是素质教育,而且更为公平。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其实,美国的精英教育也是一种应试教育,而且,美国的教育针对不同群体而分层,要想通过教育实现阶层的向上流动很困难。

由于美国的办学模式,教育的分层从小学阶段便已显现。美国各社区按房价自然分开,在某种意义上是事实上的种族和贫富隔离。公立中小学的经费主要由所在学区的房产税而来,这意味着两点:第一,富人区的学校更有钱,可以请更好的老师、用更好的设备、有更高的教学水平;第二,学生们其实是在跟自己同阶层的人一起上学。各阶层校区的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完全不同。有研究称,从四、五年级起,不同阶层的学生事实上就已经在为他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做准备了。

普通工人阶层的学校教学充满死记硬背的机械式程序,学生几乎没有做选择和做决定的机会。向学生灌输规则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学生不需要批判式思维,他们只要记住老师教授的每个解题步骤便已足够。深入来看,这与训练工人的方式一脉相承,工人干活只需严格遵守流程步骤,并不需要思考最终产品的出路。

中产阶层的教育中,老师依然控制学生,但也强调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开始搞独立调研,老师通过与学生交流来引导班级去做什么。这种教育志在培养美国的所谓”专业人士”,他们拥有专门的技能,需要长期学习和训练才能入职,也是中国人心目中神话般的美式教育。

统治阶层的学校教育旨在培养制定规则的资本家阶层,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决策和选择。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不主动提供任何解题方法,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制定公式,也就是规则,在学习中学会分析问题。这些注定成为未来领袖的小学生从四、五年级起就已经开始在课堂上对当前问题发表看法。

美国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大学教育分层更加明显,以有名的常春藤盟校为例,它们的招生要保证社会主流阶级精英的后代占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但也要找到一个均衡点,即一方面要用考试成绩,把其他的族群精英给挑进来;另外一方面,要靠这些素质教育的标准,把较低阶层的生源拦出去。因此,体育特长生、校友会面试推荐或捐款是进入这类精英学校的三个主要途径,而这些途径则确保了所招收生源的阶层背景。

另外,大学学生家庭的年收入程度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这种教育分层。以斯坦福大学为例,接近一半的学生家庭年收入超过30万美元(这相当于美国前1.5%),只有15%的学生家庭年收入不到6万美元(相当于美国后56%,一半以上),这意味着前者家庭孩子进入斯坦福大学的可能性约为后者的124倍。因此,对于这些美国名校来讲,一个生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什么素质都还没比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相比较而言,中国历史上的教育体制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而保留了阶层间一定的流动性,没有形成如美国社会那样分层明显的教育,当前的社会阶层区分恐怕也不像美国这么强烈,通过教育实现阶层流动的机会还是比美国的教育体制要大得多。

(参见:《你们羡慕的美国教育,到底是美国哪个阶层的教育?》等)

责任编辑:韩新春(QY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