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崛起真的是靠“体制优势”吗?

2016-12-26 15:39 参考活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4)

(图片来源:新华社)

美国大选特朗普“爆冷”获胜,令全世界开始深思美国政治体制。冷战结束以来,许多人误以为,美国崛起,尤其是在美苏冷战中最终胜出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优势,即以自由民主为理念在全球各类体制竞争中胜出。这股思潮深深地影响了许多中国学者,以至于在中国舆论场中充斥着对本国“体制问题”的批判,有的甚至把中国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体制”原因。

但是,如果说美国从偏隅小国崛起为全球大国是靠“体制优势”的话,那为什么同样的政治体制,在美国冷战后获得空前国际优势的背景下,却不能保证美国实力的持续走强呢?为什么菲律宾等国原封不动地引进了美国民主上百年,国家发展却长期陷入停滞呢?

美国著名历史学教授韩德(Michael H. Hunt)在《美利坚独步天下》一书中,曾解释了为何美国能够成就霸业,即财富的积累、国民的信仰或使命感以及一个强大、现代化的政府。在近400 页的书籍中,韩德几乎一句未提中国国内舆论所关注的“政治体制优势”,而是把国家崛起更多地归功于“体制”相对面:“人”以及与之相关的运筹力。

然而,所谓的这一优势近来也陷入吊诡与两难之中。比如,中国人最熟悉的美国领导人选拔体制。美国体制选拔的领导人,首先不是取决于候选人是否具备领导这个国家的能力,或者是否有充分的执政经验,而往往是候选人的游说、演说与筹款能力,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的信息化时代的美国历届总统,第一素质要求竟是“演”!所选出的总统要么是演员,如里根;要么是善于演讲者,如克林顿、奥巴马。2016 年总统大选,“演”的特点更甚。希拉里与特朗普在数场电视辩论中互揭对方丑闻,其夸张程度全世界民众愕然,最终毫无从政经验的特朗普当选总统。正是这种体制导致那些真正的政治大师、战略大师或者具有伟大政治家潜力的人物很难脱颖而出——最终使整个美国陷入了无穷的焦虑与迷惘中,国家与社会分裂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的衰落也成为必然。

近年来,不但美国的体制问题日益暴露,就连造就美国崛起的真正重要因素也正在消逝。

 一是美国天然的地缘政治优势正在消逝。19世纪初推出的“门罗主义”,奠定了美国独占美洲的根基,通过购买、欺骗、占领等手段,美国造就了“东西是大洋、南北是弱国”的全球最优质大国地缘战略位置。虽有19世纪60 年代的内战,但整体上美国却享受到欧洲大国争霸的“孤立主义红利”以及初期全球化的“国际贸易红利”。19 世纪,欧洲大陆共经历了至少8 场大战,几乎每一组列强之间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而美国的工业化却是在和平的环境下进行的。但21世纪信息化、互联网化、超音速化的时代趋势,使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零距离化”,这使得美国再像20 世纪上半叶那样“偏安一隅”,甚至在诸强大打出手时“捡便宜”式胜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事实上,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有一股“孤立主义”外交思潮在升腾,但美国做不到孤立于全世界之外,也无法把原本因自己介入而导致恶化的各个区域难题甩手不管,更无法在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盛行的世界中独善其身。正如美国学者戴维·梅森在《美国世纪的终结》一书中所述:过度扩张大大耗费了美国的老本。渐渐地,艾森豪威尔关于美国的预言正在显现:“我们将在寻找绝对安全的徒然折腾中自我毁灭”。当然,这里的“毁灭”指的是美国不再那么强大。

 二是美国捕捉住历史机遇的能力正在消逝。每一次历史机遇的到来,无论是美国内战,还是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很善于抓住其中的缝隙。在可能出现战略错误的关口,避免犯错,没有让稍纵即逝的机遇流失。20 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变相抬升了美国的地位。一战欧洲诸强的自相残杀,使美国最终得利。二战中,苏联死亡2000多万人,德国死亡300多万人,英国死亡450多万人,意大利死亡400多万人,其他小国家加起来死亡人数超过4000万,欧洲几乎变成废墟。1941 年后,美国像一战后期那样,中途再次取巧介入,“拯救”了世界。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重建世界秩序,一举奠定霸权地位。然而,冷战结束以后,美国这种天赋似乎还给了上帝,急得美国大战略家布热津斯基2008 年在其《第二次机遇》一书中直接用“战略悟性的缺失和世界领导力的蹩脚表现”来形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位总统。可惜的是,奥巴马也没有抓住布氏所说的“第二次机遇”,面对全球的“政治觉醒”,美国的领导力弱化真的是“灾难性”的。

 三是美国网罗与培养人才的绝对优势正在消逝。美国一直鼓励科学和发明,网罗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创造力的人才。“二战”以后,美国越来越重视从亚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挖掘人才。这种被联合国称为“一种颠倒的技术转让”,对于促进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然而,现在尽管美国仍然在人才吸引上领世界之先,但根据美国学者戴维·梅森的大量数据,日益衰败的教育正在成为美国竞争力和国际威望下降的重要原因。诸多证据显示,20 世纪美国的务实精神、企业家精神、效率、科技创新、科研投入相对于其他强国的领先程度正在下降,有的单项指标甚至落后于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

过去30 多年,中国发展实际上走的是相对“去美国化”同时又汲取美国文明成果特别是总结其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训的改革之路。在广泛征求民意、公示制等基础上,中国推行基层选举、异地任职、公务员晋升制、集体领导制,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

(参见:《红旗文稿》文章《反思美国崛起,再视中国优势》,作者: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活页福利】

1.热心网友评选:为了感谢广大粉丝在2016年对参考活页的支持,活页君决定在岁末年关之际推出以下活动:请您关注“参考活页”并在发布的文章下发表评论(2016年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活页君会在获得点赞数超过三十的评论中选取两位热心网友,赠送限量版“参考活页”Logo优盘一个!

2.有奖征文:参考活页(微信号:cankaohuoye)已开通投稿通道,欢迎踊跃投稿,文章内容注重讲事实、驳谬误,具体行文风格可参见已发微信文章,一经采用,稿酬丰厚,并将在参考活页微信号及千龙智库平台(千龙智库:http://thinktank.qianlong.com)发布。投稿邮箱:qianlongncb@163.com

1458097583566

责任编辑:薄晨棣(QY00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