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北京市2013-2017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和决战之年,2016年1月4日北京市环保局召开发布会,通报2016年工作重点,将聚焦“改农村散煤”“治高排放车”“整治城乡结合部”三大战役,重点“落实街乡镇责任”,加大精细化管理减排力度。
通州区2016年前8个月空气改善率均列北京市第一。“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千龙智库带您了解北京市通州区是如何治理大气污染的?
资料图
取缔、关停污染企业
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通州的一些低端业态产出不高,能耗却过多,也是污染源“大户”,更重要的是这些产业与副中心功能要求不相匹配。据通州区委书记杨斌介绍,2016年以来,通州区共取缔、关停了1860家生产加工类企业和污染企业。按计划,年底前,通州将全面清退京哈高速以北和台湖镇全部工业大院、加工企业和低端种植养殖小区,清退工业企业将达2000家以上,京哈高速以南区域的工业大院、加工企业和低端种植养殖小区淘汰50%以上。这不仅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污染,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高科技监测网
在利用高科技治理大气污染方面,通州首先建立了一张空气远程监测网。这张大“网”由1个全项站、18个考核站、450个PM2.5监测站组成,469个站点覆盖全区每个村和社区,数据实时传输到区环保局,每10分钟就能生成一张污染物分布图。除此之外,通州还专门开发了APP,区里所有乡镇办事处也都安装了PM2.5监测设备,区环保局每天给各乡镇负责人的手机发送所在辖区的大气治理情况,各乡镇负责人上班第一项任务就是查看昨天的大气质量。同时,通州还为百余家重点餐饮企业加装了油烟在线监测设备,可24小时记录油烟排放浓度、风机和净化器开关状态等数据。一旦排放异常便会自动报警,企业也将面临罚款。在机动车污染方面,主要进京路口、城区主要道路车辆尾气都实施了24小时在线监测,外地车辆尾气不达标,不发放进京证,本地车辆不达标,整改后方能上路。此外,通州区环保局在所有建筑工地都安装了探头,监控扬尘。
资料图
供暖采用清洁能源
通州区最大的煤改气锅炉——城西五号锅炉正式投入运营,通州区居民集中供暖进入无煤化时代。新型燃气锅炉了告别过去储煤、添煤等既耗时费力又污染环境的供暖方式。5号锅炉房运行后,一个采暖季可节约1.1万吨标煤、碳排放减少3万吨,二氧化硫845.7吨、颗粒物562.5吨、氮氧化物83.2吨,对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起了重要的作用。据悉,2016年通州区共拆除燃煤锅炉2208蒸吨,在远郊区中率先实现了辖区内基本无燃煤锅炉,并于2017年底基本实现“无煤化”的目标。
资料图
未来环境治理不放松
日前,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蔡奇到通州调研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情况,通州区随后开会进行传达,区委书记杨斌提道,要采取更加严格的超常规的措施,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尽快研究规划建设通风廊道,为大气质量的根本改善打下更好的基础。加快推进散、乱、污企业和大型低端市场的退出,力争两年之内把所有违章建筑彻底拆完,同时相关部门保证做好监管工作。
在交通规划上,以绿色交通为先导,通过形成对公交出行、自行车出行的吸引效应,进一步引导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城市布局要考虑通州水系特点,使水活起来,水系要延伸到城市社区,增强城市的亲水性。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开工的,一定要狠抓环境秩序建设。(综合千龙网、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等相关信息整理)
(千龙智库生产真知灼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