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4日从首发集团养护公司获悉,北京市五环路路灯已经开始智能化与节能改造,最新一代的智能化照明系统,可根据天气等实际情况自动调整开关时间与亮度。拥有“最强大脑”的这套照明系统,从高压钠灯升级为更省电的LED灯,每年可节约电费993万元,减少13955吨二氧化碳排放。
根据市发改委最新发布的《北京市“十三五”绿色照明工程实施方案》,5年内全市将推广200万套智能LED照明产品,北京城市副中心、冬奥会举办地、新机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都将成为“智能照明”的试点示范重点区域。
“聪明”的路灯会看天儿
全长98公里的五环路,1万多台灯,一共有103个箱式变电站,几乎每隔一公里就有一个。
负责五环路路灯改造的首发集团养护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当前五环路路灯的控制,还停留在手动、时控方式,自动化管理水平低,不能根据季节、天气等因素自动调整开关灯时间,经常出现路灯该亮时不亮、该灭时不灭的状况。
正因如此,以前要想给这些路灯调整一次开关时间,工人得开着工程车绕五环找电箱挨个调。工程师张颂粗算了一下,按照五环路近万个路灯、103个电箱来看,调一次甚至得花一周的时间。
由于老路灯系统的远程调节操控能力不足,无法进行远程开关灯操作和远程修改开关灯时间,天气突变、重大事件、节日等特殊情况下,就不能及时调整开关灯时间。
目前,五环路路灯改造已经悄然开始。张颂说,这次改造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五环路全线路灯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将现有的高压钠灯更换为LED灯具。
“智能化改造能让路灯自动实现开关。”张颂说,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所有的路灯都被连接到计算机上。电脑会给路灯设定一个工作时间,让路灯自动开关。如果天气不好,后台系统可以灵活调整开关时间和亮度,避免现场操作浪费时间。
这套系统同时对电线和路灯故障有监测功能,操作员能轻松锁定故障位置,并通知维修人员第一时间排除故障。
交通低峰时段路灯不全开
五环路的智能照明系统,将可自动按时间段分区、分路进行定时开关控制,实现间隔灯杆亮、单边灯杆亮,甚至精确到每盏灯独立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整体用电量。
当夜晚或光线较暗,且处在交通高峰时,路灯将全部开启;交通高峰期过后,进入按比例开启模式,如午夜之后开70%的路灯,凌晨之前时段路灯开启比例进一步降到40%。
此外,五环路全路路灯也将从现在的高压钠灯换成更省电、但不影响亮度的LED灯。按目前0.76元/千瓦时电价进行计算,整体改造完成后,预计节能效果在50%以上,每年节约电费993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五环路已经完成8公里的路灯智能化系统改造,按计划,明年4月份将完成全线改造。
城市副中心成为示范区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本市将以北京城市副中心、2022年冬奥会场馆区、新机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区域为重点,开展“智能照明”试点示范,实现城市照明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
据测算,采用普通LED照明产品可节电50%,采用智能LED照明产品可节电80%。根据本市“十三五”绿色照明工程实施方案,推广200万套智能LED照明产品,可实现年节电2亿度的目标,减排二氧化碳达17万吨。
这份“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本市要完成百家博物馆、千所学校和千个停车场的智能照明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引领,促进全市公共区域LED高效照明产品的普及应用。仅在今年,本市就将基本完成工业、旅游领域室内公共照明LED光源的全覆盖。单从价格上看,智能照明产品比普通照明产品贵不少,但一些精明的商家已经开始通过免费改造、再从业主单位节约的电费中分成的方式加快智能照明系统的推广。